主打“野性”牌的肯尼亚也在向商务旅客、数字游民、独行客和体育迷招手。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奖牌榜上,肯尼亚排第17位,共斩获了11块奖牌(4金2银5铜),高居非洲12个参赛国之首,其一众田径健将—男子800米冠军万永伊(EmmanuelWanyonyi)、女子1500米冠军基普耶贡(FaithKipyegon)、女子5000米及10000米双金得主切贝特(BeatriceChebet)……在赛场上的矫健英姿,也自此印入了人们的脑海。
多年来,肯尼亚中长跑人才辈出,到底有什么训练诀窍?人们不禁对其远在非洲山间的训练营充满了好奇。一个坐落于东非大裂谷边上,海拔2400米的小村庄—伊藤(Iten)就吸引了不少人前去一探究竟。
伊藤享有“长跑之乡”“跑步麦加”“冠军之家”等美名。它最早引人关注是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当时,肯尼亚选手凯诺(KipKeino)夺得男子1500米金牌,而伊藤正是其训练营所在地。继凯诺之后,过去几十年间,这里又跑出了几十位世界级中长跑比赛冠军。如今每年都有数千名运动员及长跑爱好者到此地“朝拜”,心想就算不能偷师悟道,至少也能获得“冠军级”训练体验,享受在野趣盎然的非洲山路上跑步的快感。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北方不到300公里处,坐落着小城埃尔多雷特,从内罗毕坐飞机只需30分钟就可抵达,出了机场再开车往东北方向走30多公里就到了伊藤。
若自埃尔多雷特往东南方向走约莫30公里,则可到达另一田径训练重镇—卡普塔加特(Kaptagat)。曾在里约和东京奥运会上两度夺冠的马拉松之王基普乔格(EliudKipchoge),以及闪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女将基普耶贡,均是在此地接受训练。
摒弃外界干扰的卡普塔加特有如一个简朴至极的修炼秘地,运动员入住这里的训练营后,有不少杂活均得亲力亲为,吃苦、自律、正念、互助等精神在这里备受倡导。
相比之下,伊藤的训练营远比这里舒适。举例来说,由2006年公路跑世锦赛女子冠军基普拉加特(LornahKiplagat)创办的HATC训练营就设施齐全,在当地同行中首屈一指。
或许,伊藤或卡普塔加特之所以能跑出那么多世界冠军,并非单纯凭借高海拔训练之“神”力,还在于跑者本身是否具备足够强大坚韧的意念力。对他们当中不少人而言,奔跑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巴黎奥运会上胜出的“黑马”万永伊,10岁时还是一个放牛娃,20岁时却已跑上奥运最高领奖台,正是来自贫困和苦难的超强驱动力,助他勇攀体育竞技的“最高海拔”。
就算伊藤和卡普塔加特并无堂奥可窥,东非大裂谷的壮观美景也不容错过。
这里的野生动物也必须靠全力奔跑或积极迁徙,方能走出生天或赢得生机。既迷恋田径又热爱旅游的人如能到肯尼亚亲自走一趟并小住数日,既可切身体会各位“飞人”风采背后的艰辛,又能饱览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野性的呼唤
东非大裂谷之名早为人所熟知,但未必所有人都能说出其来龙去脉。地理学上所说的大裂谷系(GreatRiftValleySystem)绵延六七千公里,最北端延伸至中东地区,而最南端则抵达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
裂谷系的北部是约旦河大裂谷,再往南就到了将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拆开的红海裂谷,而红海裂谷南面那道将非洲大陆一分为二的“地球伤疤”,也即人们通常所指的东非大裂谷了,其西边的努比亚版块占了非洲大部分面积,而其东边的索马里版块则承载着“非洲之角”。
东非大裂谷分为东西裂谷带,其中东支裂谷带(又称“格雷戈里断层”)始于红海之滨,先是穿过埃塞俄比亚,继而贯穿肯尼亚南北,最南端抵达坦桑尼亚境内的乞力马扎罗山(距肯尼亚东南端不过两三百公里)。
在肯尼亚境内的裂谷带部分,奇观美景比比皆是—
在首都内罗毕西北方向不到100公里处,坐落着大裂谷最高湖泊,海拔1884米的奈瓦沙湖,139平方公里的湖面极其开阔,到这里泛舟欣赏鸬鹚捕鱼,鱼鹰翔空,河马戏水,或登临湖中新月岛,观望长颈鹿、斑马、水牛等野生动物自在徜徉,均是赏心乐事。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已成国际会展热门举办城市
喜欢徒步或泡温泉的朋友则可前往奈瓦沙湖南面的地狱门国家公园,在这里穿越由奇特的锈色火山岩墙夹道而成的地狱之门峡谷,再到非洲最大的奥尔卡里亚(Olkaria)地热温泉泡尽一日疲累,最是惬意不过。在肯尼亚唯有这个没有肉食猛兽的小型国家公园允许游客徒步或骑车,虽说其面积只有68平方公里,却最为安全。
若觉得在这里玩得不过瘾,则不妨再往西北方向前行六七十公里,到面积188平方公里的纳库鲁国家公园大开眼界—
平均水深只有0.3米(最深处也不过1.8米)纳库鲁湖有如野生动物的天堂。其碱性水质滋养出丰富的藻类,吸引了多不胜数的火烈鸟到此觅食栖息。登上这里的狒狒崖,俯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只火烈鸟汇聚成的“红霞”弥漫,怎不让人叹为观止且飘飘若仙?
对白犀牛和黑犀牛念念不忘的朋友,则可到这里的犀牛保护区大饱眼福。生活在这里的犀牛多达150头,其中白犀牛多达120头,东部黑犀牛则有30头。有了丰美的水草,这些天性温和的大块头日子过得悠然安详,其身上自然而然散发的憨厚恬然气息似乎有神奇的疗愈力,足以感染来访游客,让“两脚兽”们也变得心平气和。
同属裂谷省的纳库鲁湖、博戈尼亚湖(Bogoria)及埃尔门泰塔湖(Elementaita)统称为肯尼亚大裂谷湖泊系统,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3个互相连通的浅水湖占地总计达3.2万公顷,是13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堪称观鸟天堂。
如果要观摩浩浩荡荡的野生动物大迁徙,最佳目的地则非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莫属。该保护区位于首都内罗毕以西220多公里处,面积达1510平方公里,每年7—10月,多达150多万头角马、斑马和羚羊等野生动物,会从邻国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进发,跨越马拉河以寻找更青翠的水草,其声势之震撼,画面之壮观,有如史诗般荡气回肠。
想体验狂野刺激的游猎生活,这里则有“非洲五霸”—非洲象、非洲狮、花豹、非洲水牛及犀牛奉陪。要知道这里生活着近900头狮子,平均每2平方公里就有一头狮子,密度之高称冠整个非洲。共同生活、捕食的狮群,又被称为“LionPride”,若有幸得遇某个“Pride”,自然更是值得骄傲自夸的游猎经历。
肯尼亚野生动物协会(KWS)管理的国家公园多达23个,国家保护区则有28个,此外还有4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总计约占地4.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土地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的8%。这些公园和保护区当中,哪几个是最热门的外来游客(非本地市民及居民)打卡地呢?
肯尼亚野生动物及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旅游业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高居榜首的是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这一年它接待的外来游客多达14万人。该公园位于肯尼亚南部边境,以非洲象群之多而著称,慕名而来的游客还可“跨国”极目远眺,将乞力马扎罗山的雄伟巍峨和耀眼雪冠尽收眼底。
其他几个接待外来游客达10万人以上的国家公园依次为内罗毕国家公园(13.5万人)、东察沃国家公园(11.4万人)、纳库鲁湖国家公园(10.2万人);此外,地狱门国家公园和基斯特海洋公园这一年则亦分别接待了3.4万和3.3万名外来游客。
内罗毕国家公园距城市中央商业区只有10公里,这也成了它最大的卖点—世界上唯一位于国家首都的真正的野生动物园。而位于肯尼亚东南部,距东南沿海城市蒙巴萨只有200多公里的东察沃国家公园,则是肯尼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达1.37万平方公里,加拉纳河从中流过。由于公园地势平坦,在这里要发现野生动物踪迹相当容易,最具特色的就是这里的红象了,鳄鱼、河马和捻角羚等动物也为游客们带来不少惊喜。
想领略印度洋美景的朋友,则可前往蒙巴萨南面30公里处的迪亚尼海滩,这里是2023年世界旅游大奖(WTA)非洲最佳海滩目的地,此前也曾多次获此殊荣。长达17公里的海滩上棕榈摇曳,海水有如蓝宝石般湛蓝,你可到海里畅泳、潜水、风筝冲浪、风帆冲浪、观赏海豚和海龟戏水……亦可移步前去探索Digo部落生活的古森林,领略非洲土著文化,或到ShimbaHills动物保护区观赏象群或黑马羚。海景、土著文化以及野生动物气息交相融汇,让迪亚尼别具风情。
今年10月18日,这里的Diamonds海滩&高尔夫休闲度假村将举办2024年世界旅游大奖非洲组别颁奖盛典,不知今年肯尼亚又将斩获哪几项大奖?
除了迪亚尼海滩,2023年内罗毕还被WTA评为“非洲领先商务旅游目的地”。过去一年多以来,内罗毕举办了多次大型国际会议,包括欧盟-肯尼亚商业论坛、首届非洲气候峰会、非洲青年领袖峰会、联合国人居大会、内罗毕国际贸易展、中非经贸博览会、联合国民间社会大会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人居署总部均设在内罗毕。
多元化新商机
内罗毕于1889年由英国殖民者所兴建,1920年肯尼亚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直至1963年才赢得独立。如今这座面积696平方公里的城市中,生活着550多万人口,肯尼亚全国25%的劳工及45%的城市工薪一族汇聚于此,单是内罗毕一座城就占了肯尼亚全国GDP的45%。
野生动物大迁徙是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一大奇观
不过,至今该城仍有六成人口生活于贫民窟,其破败景象与基提苏鲁、伦达、穆萨加、卡伦、拉温顿等富人区有若天壤之别,贫富两极分化的城市面貌难免让观者心中不是滋味。不过,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内罗毕的蓬勃活力还是切实可感,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也为它带来了喜人的新气象。内罗毕城市马拉松赛就已成为其又一张城市名片。今年9月8日,该赛事打出了“阳光中的绿色城市”口号,1.4万名参赛者在内罗毕快速路上奔跑的英姿,为内罗毕的城市品牌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10月初,第14届魔力肯尼亚旅游博览会(MKTE)于内罗毕自由公园(UhuruGardens,国家纪念碑及博物馆所在地)举办,主题为“探索、连接、欢庆:欢迎回家”。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WilliamRuto)亲自到场发表了讲话,可见他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
2023年,旅游业为肯尼亚贡献了7%的GDP,为国家经济注入了1.05万亿肯尼亚先令(约80多亿美元)的产值。这一年它共接待了195万名国际游客,比2022年的148万名增长了31.5%,已复苏至2019年水平(204.8万人)的95.24%,高过全球平均复苏水平(88%)。非洲整体复苏水平则达96%,高于美洲(87%)和亚太区(61%)。
2023年,肯尼亚国际游客消费支出增长了31.5%至3525亿肯尼亚先令(约27亿美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292美元,低于2022年的1532美元。与2022年相比,2023年肯尼亚先令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对此有一定影响。
肯尼亚旅游业前5大客源国依次为美国(26.53万人)、乌干达(20.16万人)、坦桑尼亚(15.78万人)、英国(15.67万人)和印度(9.42万人)。5大市场同比增幅按序为27%、33%、27%、19%和13%。
论增长,高居首位的是中国市场,2022年中国游客为2.02万人,2023年已激增至5.28万人,增幅高达161%。其他高增长市场依次为意大利(121%,6.9万人)、韩国(99%,7960人)、澳大利亚(89%,2.25万人)、西班牙(63%、2.67万人)、波兰(56%,2.13万人)、加纳(48%,1.46万人)、布隆迪(46%,3.24万人)、德国(46%、7.79万人)、瑞士(44%,1.28万人)和加拿大(40%、3.88万人);其余国家或地区增幅均低于40%。
在肯尼亚旅游业前30大市场当中,非洲国家占了13个,占了外国游客总人数60%,除了遥遥领先的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之外,索马里和卢旺达为肯尼亚输送的游客均有5万多人。
若按地区来看,非洲仍是其最大客源地(67.9万人),接下来依次为欧洲(47.7万人)、美洲(31.9万人)、亚洲(18.2万人)、大洋洲(2.6万人)和中东地区(1.4万人)。
入境肯尼亚的人当中,45%(87.5万人)目的还是度假和休闲,24%(46.5万人)是为了探亲访友,24%(46.1万)的人为商务旅客,此外,过境约占5%,其他目的约占3%。
虽说野生动物仍是肯尼亚旅游业的头号招牌,但其会展商旅业(MICE)之畅旺也是有目共睹。2023年前9个月,肯尼亚共举办了794场国际会议,接待与会代表总计达2.57万人,增长了37.75%;本地会议则有7255场,接待与会代表44.46万人。
近两三年,随着迪拜—蒙巴萨,孟买—内罗毕等更多直飞航线开通,以后前往肯尼亚旅游或出差的人想必会越来越多。
2024年开始,肯尼亚已对游客全面推行免签,只需提前3天办理好电子旅行授权(eTA)即可入境。想到肯尼亚长住的人,10月2日也等来了鲁托总统在MKTE博览会上亲口宣布的好消息—肯尼亚将推出数字游民签证,欢迎那些年收入5.5万美元以上的数字游民到肯尼亚工作和生活。
目前,肯尼亚的互联网渗透率已达40.8%,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纳库鲁等大城市的网络连接自然更为理想,而埃尔多雷特、尼耶利和纳纽基等小城市也正在迎头赶上,就连一些偏远地区也已有4G网络覆盖。
肯尼亚传统旅游营销战聚焦野生动物观赏和海滩旅游,而近些年将更多营销力度向自由独行客(FreeIndependentTravellers,FIT)倾斜之后,已成功引来众多独行客。
2024年肯尼亚国际游客人数预期将超越疫情前水平,增至238万人;2025年有望达到296万人,2026年367.6万人,2027年456万人,2028年566.9万人。
2024年国际游客消费支出则预期将达4302亿肯尼亚先令(约33亿美元);2025年有望达到5348亿肯尼亚先令,2026年6643亿肯尼亚先令,2027年8240亿肯尼亚先令,2028年1.024万亿肯尼亚先令。
为了实现未来预期目标,肯尼亚旅游部门已总结出8大建议,简要言之包括开放签证、进取性营销、个人化体验、国内游推广、着重安全和安保、旅游产品多元化、加强国际会议竞标、推行并扩大旅游业及招待行业高质量培训。
旅游产品多元化方面,除了引入美食体验、身心旅修等新产品,还要瞄准并推广小众旅游产品,其中文化、冒险及体育旅游将是实现增长的重头戏。
肯尼亚旅游业创造的饭碗多达108万个,占了其全国劳工总数的8.7%(疫情前数据);从整个非洲来看,旅行&旅游业饭碗占比则达4.9%。旅游产品多元化及高质量培训的确能创造出更多饭碗,也能让旧饭碗升级为更好的饭碗。
野生动物、裂谷奇观和海滩美景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而探索并开拓旅游业新商机,肯尼亚还需要在更开放、更安全、更多元、更高质量方面下功夫。
撰文— 布浩
编辑—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