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音乐节”相关文章

爵士艺术之旅

近日,“爵士上海音乐节•BMW大师殿堂”启动仪式及艺术沙龙在北京举行。继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与指挥大师丹尼尔•欧伦(Daniel Oren)之后,格莱美“最佳爵士人声专辑”奖得主Patti Austin女士当天亦受邀成为“BMW大师殿堂”荣誉艺术顾问,并与现场数十位爵士爱好者一道,开启本次艺术沙龙对话大门,分享音乐之魅,探讨爵士人生的真谛。

艺术馆里听音乐

美术馆、博物馆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安静的,观看静态的展品,也许有些音效装置艺术作品和光影投射的互动,也不过是远远地看着罢了。然而当音乐节搬进了艺术馆,这一切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音乐节乱穿衣

是不是总有一些衣服买回来之后想不到什么时候可以穿?请把它们留给户外音乐节吧!在露天舞台前没日没夜地狂欢早就是一个衣着打扮大解放的好时机,你准备好迎接下一个音乐节了么?

音乐节乱穿衣

是不是总有一些衣服买回来之后想不到什么时候可以穿?请把它们留给户外音乐节吧!在露天舞台前没日没夜地狂欢早就是一个衣着打扮大解放的好时机,你准备好迎接下一个音乐节了么?

音乐节,一场集体的意淫?

与国内大江南北兴起的音乐节不同,北山音乐节从举办开始就未曾想过要走“中国式伍德斯托克”的老路子。反之,北山音乐节一直在寻找一些自身独特的东西去赋予其更多的含义,例如在古老的祠堂玩爵士,例如用交响乐包装咸水歌,又例如首创的北山世界音乐节。话说回来,且不去问还有多少参加音乐节的人依然怀着伍德斯托克的梦想,就说音乐节对于蜂拥而至的人们而言,究竟是与音乐的共鸣,还是一场集体的意淫?

十月,请占领“爵士”

如果每年固定在同一个时间迎来同一个音乐节日,游人向往的除了是在绿草地上匍匐、野餐、发呆、猎奇、交友外,公告牌上的演出名单是签到的必要理由。作为中国第一大、亚洲第三大的爵士上海音乐节将在金秋十月迎来她的8周岁生日。届时,熟悉的陌生的大牌面孔悉数登场,尤其大师殿堂,绝对是爵士乐迷的天堂。

音乐节无解的答案

如今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音乐节保守估计已超过100个,这距离中国出现的第一场音乐节不过10年。在这个5月,刚过去了草莓、迷笛、热波音乐节,另一个乐谷国际音乐节也强势来临了。然而数量多是否能和质量高画上等号,这似乎是中国各种音乐节应该给的答案。

环绕西湖的音乐盛宴

在今天,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音乐节风潮,仅5~6月份,就有十多个大中型音乐节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及南京等地。对众多乐迷来说,这是在十年前无法想象的盛况。可是从现场的感受来说,西湖音乐节仍然占尽了地利因素,让人充满期待。

唱好城市(下)

如果你居住在北京、上海或者西安,并且在4月初去过城中的Live House,会发现所有的Live House打扮得都差不多,并且都能在场地当中看到“影响城市之声”几个大字。这是一个名为视袭音乐的公司举办的一系列演出,除了丰富文化活动的目的之外,整个活动看起来更像是一次跨城市的行为艺术。因为他们选择的音乐人不是那些在每个音乐节都会展露的面孔,而是一些与地域文化或者城市个性息息相关的群体。在此之前,并没有人强调音乐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唱好城市(上)

如果你居住在北京、上海或者西安,并且在4月初去过城中的Live House,会发现所有的Live House打扮得都差不多,并且都能在场地当中看到“影响城市之声”几个大字。这是一个名为视袭音乐的公司举办的一系列演出,除了丰富文化活动的目的之外,整个活动看起来更像是一次跨城市的行为艺术。因为他们选择的音乐人不是那些在每个音乐节都会展露的面孔,而是一些与地域文化或者城市个性息息相关的群体。在此之前,并没有人强调音乐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十一“摩登”见!

2011 摩登天空音乐节如期回归,将于10 月3 日至5 日在北京怀柔怀北滑雪场举行。除了此前宣布的澳大利亚最当红女歌手Lenka 之外,被誉为“后摇之王”的英国乐队Mogwai也将加盟,并压轴最后一日的演出。

一个世界音乐节的乌托邦

不少来到音乐节的观众,其实是厌烦了明星排行榜和MTV及其所代表的浮华和空虚。人们能模糊地感觉到: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接地气,长见识。事实也大致如此。

夏日国际爵士音乐节:即兴绽放的花朵

每年5月至10月,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在不同纬度绽放出无数奇艳的音乐花朵。花蕊的脉络,同一时间承袭在“音乐节”的根基上。

琉森湖畔的音乐仲夏

瑞士中部的琉森湖区堪称瑞士湖光山色的典范,美丽的琉森曾让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感叹道:“琉森的温柔让我把音乐都忘了。”在斜风细雨下漫步卡佩尔廊桥,在风和日丽时泛舟琉森湖,在晨曦微露中举目皮拉图斯山巅……

在格拉斯顿伯里“生活”

这已是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举办第40个年头了,在倡导和平的今天,音乐节不再是嬉皮士摇旗呐喊的阵地,而更像是嘉年华会,在阳光下小睡,在泥浆里摔打,甚至捐捐小钱,做做慈善。“格拉斯顿伯里”演变至今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