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属此类。暴力变化多端,如今,它从可见转为无形,从粗野蛮横转为沉思内省,从真实转为虚拟,从生理转为心理……”
不具名的话,韩炳哲关于“暴力”的这段论述,也许可以贴切用于影评,来描述最近大热的韩剧《黑暗荣耀》。去年年底,《黑暗荣耀》第一季,今年三月第二季上线,升温成了“世界杯效应”。我看的韩剧不够多,但喜欢的几部,似乎都贯穿着“社会阶层分化”“暴力”“黑色幽默”,如《老男孩》、《寄生虫》,韩风,似乎就是那么一股暗黑、斑斓,兼具质感的美。
《黑暗荣耀》同样根植于社会贫富差距的裂缝中。文东恩住在破旧不堪的租屋内,霸凌者穿着鞋子长驱直入,还嘲笑她进门会换鞋。韩剧直击社会现实,从禁忌,变成了一种新的传统,犹如那些走向世界、优秀的印度电影。全球观众看到之后,不但不会就此认定韩国是个糟糕的国度,反而迷醉于这个国家的流行文化。这就是真实的力量,人性,在真实层面上,是不分国界的。
正如韩炳哲,这位出生在韩国,求学教学于德国、瑞士的哲学家,同样把“社会病”当作自己的课题。他研究暴力、网络、美、群体、爱欲等等现代人的困境,解剖刀相当准确,又不断引入古希腊哲学、当代哲学的源头活水,厘清社会中人的境遇。
比如,他谈到网络暴力。为什么今天的网络上动不动就有丑闻出现,迅速引来集体围观?他说,尊敬(Respekt)的字面意思是“回头看”。当面不看、回头看是一种顾及,是有距离的目光,以及保持距离的激情。但是,当今社会中,尊敬可以降服无距离的展示,而后者恰恰是轰动事件的特征。“轰动事件”(Spektakel)这个词,拉丁语词源,意指一种窥淫癖式的窥探,这与有距离的顾及、尊重相违背。距离将尊重(respactare)从窥看(spectare)中区分出来。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尊重,没有保持距离的激情,那它将变成一个丑闻社会。
没有距离,就没有了体面。零距离会带来更多相互理解吗?韩炳哲的答案是否定的,理解,也是以有距离的目光为前提的。数字媒体中的交流普遍消减了距离。空间距离的削弱带来的是精神距离的消融。数字的媒介性不利于尊重。
▲韩丙哲(Byung-Chul Han)。
许多评论也提到,《黑暗荣耀》的成功来自于其中“纯粹的恨”与“纯粹的爱”。韩炳哲也曾经分析,为什么今天人们觉得越来越缺乏“真爱”,似乎在现实中越来越稀缺,以至于屏幕上的爱,越发令人唏嘘。
他认为,纯粹意义上的爱,曾经被置于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之中的爱,如今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死亡,当今的爱是病态的。原因是,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将爱置于濒死的边缘。个人主义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构成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事实上,纯粹的爱站在当今这个资本全球化世界所有规则的对立面。因为“纯粹之爱”的最基本条件是:它要求一个人有勇气消除自我,以便能够发现他者的存在。这跟前面讲到的“个人主义”刚好对立。
与此同时,这世界流行的,是以自恋式的自我满足为目的的“圈套”和“花招”,遏制着爱欲的萌发。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