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政府资助的LLNL实验室在核聚变反应中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就是说产生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了,这的确是核聚变从理论到实践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一些媒体鼓吹这是美国在能源竞争中关键的一步,却和事实离得太远。
用核产生能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核裂变,一个是核聚变,简单说,核裂变是打击重原子,让其裂变,减少质量,从而释放能量,原子能就是这个方向;核聚变是用轻原子碰撞,合并成新的原子,从而释放能量。核裂变只要找到容易分裂的放射性原子、在反应过程中知道如何停止就可以,但核聚变却要让原子聚合成相应的新原子,这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比核裂变走了更长的路。
其他国家已经在更容易商业化的电磁加速聚变方向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也已经在不断向净能量增益迈进;美国LLNL实验室用的是比较难商业化的激光炮方向,用来打击原子的激光炮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虽然突破了增益零点,但其他国家的核聚变实验改进,不太可能接着美国的激光方向往前走——无论如何激光炮的尺寸改善,肯定是无法比过电磁加速设备的。实际上LLNL是核武器实验室,激光炮更像是武器,而不像是未来清洁能源电厂的发动机。
但不管怎样,激光炮加速的核聚变输出能量值转为净正,也是对核聚变发展的重要贡献。无论是美国还是全球各大机构投资者,都会判断出,随着美国的这次核聚变成功,下一个商业突破的时间提前了。很多人认为,大约50年之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核聚变电厂就会诞生。
哪些机构会提前50年投资呢?有全球各大国;通用、美孚等能源跨国公司;甚至谷歌、马斯克,还有一系列顶级投资人。同NASA和SpaceX的合作一样,核聚变肯定是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机构的混合事业,LLNL的这次胜利,其实是全球范围的动员号角,让各国各机构都开始做调整,准备好这一场50年的竞争。
在核聚变合作和竞争即将开始的时候,在这个关于全球未来能源技术的开发过程中,美国和许多国家互不交流,在美国的科幻片中都互相对着干,从人类的角度上看,这实在太小心眼了。当前,人类当然面临着传统的地缘冲突,但人类还面临更共同的挑战:AI已经发展到ChatGPT,几乎大部分普通文员的工作都可以被取代;推特在被马斯克收购之后,对美国政治产生一次次新的冲击;气候变暖带来的焦虑已经不是想象,而是真实的灾难,但解决它的实际技术依然不存在。人类这些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不是什么意识形态,而是人类社会的数字和气候的外部效应——我们熟悉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被数字技术和气候,快速而极端地在改变,而人类尚没有发展出足够的适应方法。
那么美国人还应该这么在乎谁应该在未来50年是真正的世界大国吗?如果国际政治在未来斗争太过于激烈,人才都分成各个阵营,那么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来自数字科技和气候的挑战吗?
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在迎接人类真正挑战的过程中,起到了领导全球的作用,那么它才会是未来第一强国。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无论马斯克多么令人讨厌,很多人还是给予他最基本的尊重——他毕竟以自己的想象力在带领人类迎接电车时代、火星时代。比尔·盖茨再丑闻在身,人们还是尊重他的基金会,因为盖茨基金会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疫苗对穷人的发放。无论是哪国人,这个星球的挑战就是我们的挑战。认认真真在各个领域去解决这些顶级问题,在核聚变成功之后,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应该继续加大投入,鼓励更多的聪明年轻人,加入这个为星球寻找干净能源技术的伟大洪流。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