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美国高盛集团宣布重组,它本身的变化也能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变化。曾经备受社会期待的新技术并未真的成为增长的圣杯。
10月19日,当高盛CEO所罗门(David Solomon)宣布改组时,英美媒体都判断这是其连续四个季度利润下滑后不得不做的事情。
具体改组方案是:第一,把最赚钱的投资银行业务和交易业务合并成第一部门,这有点回到了投资银行的老时代;第二,在他过去亲手拆分之后,重新把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合并成第二部门。在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这是不会衰落的领域,但同时把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借贷平台Marcus也并入第二部门;第三,把交易银行业务和金融技术平台合并成第三部门,这个部门还包括专业贷款机构GreenSky,以及和苹果、通用的合资企业。
所罗门2018年担任CEO以来,和他的上任一样,也希望在市场打响消费者金融的品牌,在这个民粹时代,多元化高盛的营收;但显然在疫情、供应链短缺与通胀等诸多因素的压力下,他这几年的努力没有得到市场和股东的认可。面对四个季度连续亏本的压力,所罗门不得不承认现实,把这几年尝试的消费者金融业务塞回了第二部门,也就是向富人贴近。而Marcus这个本来是面向普通用户的消费者金融借贷平台,被塞入了以财富管理为主的部门后,也基本意味着,高盛不再把眼光真正放在普通消费者身上了。
当然,2016年所罗门的前一任做出的Marcus系统,其实不算失败,积累了1000亿美元的存款,每年还在增长。只是尚未增长到足以和投资银行放在一起比较的地步。问题是,Marcus除了给高盛带来这些存款之外,普通客户并不能给高盛的企业业务带来什么好处,孤零零地存在,所以经济下滑后,被所罗门改组进富人业务部门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战略上放弃普通消费者之外,所罗门这次改组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能给高盛带来大量收入的部门,如投资银行部门,在全球动荡,稳定性不高、不好预测的时期,会对推高高盛的估值不利——分析师们怎么知道下一次黑天鹅、灰天鹅的全球风险事件,会如何搞黄高盛赚钱的投资?
所罗门把投资银行和交易部门合并,这是在增加优势业务之间的资源强化,扩大和稳固已经有的赚钱内容,让这些业务对全球风险增强抵抗力;而把新创业业务如金融科技,与苹果、通用等组建的合资公司,归在一个新部门“平台解决方案部”,在更多时候是风险隔离——这些创新业务要以一个更冒险的态度去操作,但也要保证万一失败,不会太影响高盛的赚钱主业。
当然,所罗门把高盛原来的四个部门合并成两个部门,再加上新的“平台解决方案部”,也是为了解决更大的压力,合并缩减部门,让员工更好地工作,而建立新部门,也减少了进一步裁员的压力,一些尚可聘用的员工可以通过转到新部门来解决。
高盛作为全球财富和金融的交易关键人,它本身的变化也能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变化。去全球化并没有带来普遍的民众收入增加,而富人在获得相对更好的财富保值能力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大的风险。全球化就是一个流动的全球市场,虽然深度全球化会导致在各国出现新旧产业分化,导致一些民众被全球化效应和新技术效应抛弃。但如果解决过度全球化的方案是去全球化,那么随着全球流动性的一点点降低,会有更多的中产阶级受损。
有趣的是,原来期待的新技术并未像期待的那样,成为增长的圣杯。在区块链更流行的时候,市场一直期待高盛这些传统的金融市场大鳄能拥抱创新数字金融科技,甚至有人猜测高盛的数字金融部门很快会成为增长主力。
但现在看起来显然不是这样的,新技术叫好不叫座,高盛在这次改组的时候,必须把各种新的技术都捆绑成平台方案解决部门,才能符合高盛对风险的管控要求。这不仅仅是高盛,在元宇宙领域走在前列的Meta,其市场和股票表现,更是惨不忍睹。比特币的布道者当年在画未来蓝图的时候,不会想到2022年高盛的改组,竟然让这个银行几乎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老高盛,而金融科技业务必须在“平台解决方案部门”之下,才能继续存在。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