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Z世代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生活中的一切:服装、饮食、宠物……最近,他们又开始分享工资了。25岁的汉娜·威廉姆斯(Hannah Williams)在TikTok上创建了一个名为Salary Transparent Street的账号,拥有85万粉丝和1670万赞,旨在分享职场经验和提高网友对工资透明的关注。威廉姆斯喜欢在街头随机采访,让人们大方在镜头前说出工资。她表示:“人们越不去谈论工资,我就越觉得该让工资透明。这也是我创建TikTok账号和采访人们的原因。”
人们在镜头前公开工资
在汉娜·威廉姆斯的视频中,她前往美国不同的城市,在街头随机采访,让人们分享从事的职业和薪水。威廉姆斯告诉BBC,创建这个账号的初衷是想与网友共同探讨职业经历,比如工资过低、薪水不透明、薪水存在性别差距和种族差距等问题。随着深入了解和反馈增加,她意识到必须打破“谈论薪水禁忌”,推动薪酬透明度。事实上,威廉姆斯不是第一个公开询问工资的Z世代。年轻一代正通过推特、Instagram、TikTok大方分享工资数据,用实际行动宣传工资透明的好处。
汉娜·威廉姆斯(Hannah Williams)。
“通常,没有人愿意分享工资数据。”Glassdoor网站(允许员工匿名评论雇主)的首席经济学家亚伦·特拉萨斯(Aaron Terrazas)分析道,“工资代表了雇员对雇主的价值,讨论工资就等同于讨论自我价值。因此,有些人会对谈论工资感到不舒服,这就好比有些学生不愿意被问到成绩一样。”
与其他人不同,年轻一代恰恰更愿意在线共享包括薪酬的个人信息。Syndio(分析工资平等数据的平台)的首席执行官玛丽亚·科拉库西奥(Maria Colacurcio)说道:“与大多数社会运动一样,Z世代一如既往(在分享工资数据上)处于领先地位。”根据LinkedIn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超过80%的Z世代认为分享工资数据将促进薪酬平等,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分享工资数据。相反老一辈的人通常对工资缄口不言。
美国公司建立工资透明制度
美国法律中,尽管员工有权互相询问、讨论工资,但很明显雇主不希望他们这么做。2022年Glassdoor发起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28%的员工透露他们的雇主不鼓励他们与同事讨论薪酬问题。就在去年,苹果禁止员工使用内部通讯工具Slack软件讨论工资。去年1月,科罗拉多州颁布《同工同酬法》,促进薪酬透明度。为了规避法律,一些可以远程工作的公司雇主甚至雇用除科罗拉多州以外的雇员。
美国促进工资平等和薪酬透明的脚步一直不曾停下。27日,加利福尼亚州通过法律,要求雇员超过15人的公司在发布招聘用人广告时,必须公布所有雇员的详细工资。它还要求所有雇用100人以上的公司向加州民权部提交年度工资数据报告,按不同种族和性别提供员工工作时的照片来证明员工确实在公司工作,以及每个群体的工资中位和平均小时工资月率。
加州通过此项法律的目的也很明确:促进职场中,工资在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中的平等。在美国,稳定工作的女性收入只有男性的83%左右,而且这个数字几年来几乎没有变化。种族歧视明显存在,黑人和西班牙裔女性的收入低于白人女性。当加州的新法律出台时,薪酬透明度法律的支持者表示它增强了问责制。还有专家认为这些法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薪酬透明和公平,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甚至一些公司会效仿并建立薪酬透明制度,这是解决根深蒂固的工资不平等和不透明问题的有效措施。
工资透明=工资平等?
加州通过的法律是否会真正促进工资平等?关于工资透明对促进工资平等起到多大作用,专家的观点也不一致。
倡导提高薪酬透明度的英国平台OrganIZE的员工帕芙琳娜·德拉加诺娃(Pavlina Draganova)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提高薪酬透明度可以缩小薪酬在不同性别和种族中的差距。”专家曾经研究过丹麦、加拿大和英国薪酬透明度立法对促进工资公平的影响。研究要求超过35人的公司根据员工的性别上报工资数据,结果发现,受到法律制约的公司比没有受到法律制约的公司在工资上更平等,并且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受到影响。
Glassdoor的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赵(Daniel Zhao)表示,除了缩小工资差距外,薪酬透明度还有其他潜在优势。如果公司在招聘中公开确切工资,求职者和雇主能够提高匹配的效率,让双方在对薪酬的期望相差太远时免去面试,避免时间浪费。”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虽然提高工资透明度有许多好处,但它不应被视为让劳动力市场更公平的灵丹妙药。比如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人还是可以通过谈判获得高工资。另外,BBC表示,公司是否缩小薪酬差距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雇主明白存在差距的原因和愿意做出相应的对策。“不可否认,(工资透明度)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工人之间长期存在的薪酬平等问题。然而它(工资透明度)却无法保证员工有一个良好和公平发展的工作场所。”
新闻与图片来源:BBC、Euronews,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