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近期,日本各地熊袭击事件急剧增加,全国民众的不安情绪也在上升,同时也危及游客的安全,日本政府计划招募猎人以加强对熊的捕杀。今年已有超过12人死于熊的袭击,这是自2000年代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因熊袭击受伤的人数超过100人。10月30日,日本政府首次召开了“有关熊害对策等的相关阁僚会议”,提出了多项应对措施。东京农工大学等研究团队通过调查日本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状况,揭示了日本熊灾背后的原因是人口减少的加速与气候变暖的持续发展。

熊出没,注意
日本环境省在10月30日表示,作为应对闯入居民区并袭击人的熊的措施,日本政府将确保预算,用于雇用持有狩猎执照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政府将熊视为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并正在考虑允许警方使用步枪对熊进行捕杀。此外,本周,日本政府还宣布应秋田县的请求,派遣自卫队参与熊害捕杀的后方支援工作。熊害问题在山地较多的东北地区尤为严重,特别是岩手县和秋田县。
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于10月31日就秋田县请求自卫队支援一事表示:“目前正在协调实施地点、运输方案等事项,将尽快落实可行的支援措施。”但他同时强调:“防卫省和自卫队的本职是国防,无法无限制地投入到熊害对策中。”按照日本现行法律,自卫队员难以直接使用武器捕杀熊,但可以通过设置陷阱、处理熊尸等方式支援猎人。秋田县知事铃木健太于10月27日请求政府考虑派遣自卫队时指出:“前线人员的疲惫已经接近极限。”

日本国内栖息着两种熊:分布于本州等地区的日本黑熊,以及栖息于北海道、体形更大且被认为更具攻击性的棕熊。今年已有超过12人死于熊的袭击,这是自2000年代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遇难者包括在北海道派送报纸的男性,以及岩手县一名在自家庭院内被发现死亡的67岁男子等。此外,因熊袭击受伤的人数超过100人,其中包括一名在世界遗产地——岐阜县白川乡公交车站遭袭的外国人。还有熊闯入超市或学校袭击人类等事件,严重威胁居民的日常生活。
日本政府今年9月已修改《鸟兽保护管理法》,以便更容易捕杀闯入居民区的熊。不过,日本猎人群体正持续老龄化,人数也在减少。这一趋势与曾因毛皮和熊胆而盛行的熊狩猎活动衰退相吻合。结果,熊闯入人类生活圈的事件日益增多,居民遭袭的风险不断上升。专家指出,今年作为熊主要食物的山毛榉果实歉收,饥饿的熊可能因此被人类居住区吸引。此外,气候变暖与住宅区人口减少也被视为原因之一。


大型哺乳动物分布扩张
根据东京农工大学的研究,近年来,熊、鹿、猴等哺乳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冲突日益增加。全球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与居住圈的扩张,大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和分布总体上呈缩小趋势。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已被列入濒危物种。然而,在世界的部分地区,大型哺乳动物的数量与分布却出现了回升或扩张,日本便是其中之一。这种趋势虽然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但同时也带来了人兽冲突、农作物受害等社会问题。然而,至今几乎没有从国家层面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数量恢复与分布扩张进行长期记录和系统分析的研究。
为此,东京农工大学等研究团队利用过去约40年来日本全国6种陆生大型哺乳动物(野猪、日本黑熊、日本羚羊、日本猴、日本鹿、棕熊)的数据,分析了各物种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六种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在约40年间迅速扩大。其中,扩张速度最快的是日本鹿,年均扩张面积达174.9平方公里,目前几乎日本全国都可见其踪迹。野猪的分布扩展至东日本与北日本。日本黑熊则在西日本扩张显著。相对而言,日本羚羊与日本猴的扩张速度较慢。虽然棕熊以年均35.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是六种动物中最慢的,但如今其分布已覆盖北海道的约80%。


此外,从1978年至2003年,本州、九州、四国的日本鹿、野猪、日本黑熊、日本羚羊倾向于向人类活动较少(夜间光污染较低)的地区扩张。而到2000年代,这一趋势叠加了向农地较多地区扩张的倾向。六种动物均表现出向降雪量较少且被既有分布区包围的区域扩张的趋势。
未来是共存政策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结果表明:人类活动的减少与撤退导致耕作放弃地增加、降雪量减少,共同推动了大型哺乳动物分布的扩张。而放弃耕作地的主因则是少子高龄化带来的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耕作地被放弃后逐渐恢复为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新的栖息环境,从而扩展其分布范围。同时,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降雪量减少使得动物能进入以往无法生存的区域,这与地球变暖直接相关。约40年前,这六种动物的分布中心仍集中于山地;但随着扩张,它们逐渐进入各地的人类生活圈和平原地区。结果导致日本鹿、野猪造成的农作物损害,熊与车辆、铁路相撞事故,以及人身伤害事件等急剧上升。

日本今后仍将面临气候变暖、人口减少与都市集中化的加速问题,因此,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扩张趋势预计还会继续。研究团队警告称,日本鹿等动物密度上升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增加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对环境与公共卫生构成潜在威胁。不同物种在分布扩张的原因与所需生态条件上各不相同,未来必须针对各物种分别制定预测与管理策略。为了实现大型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共存,研究团队呼吁:除了继续执行既有的管理政策外,还应在行政机构中配置具备野生动物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并系统性、持续性地向地方居民普及科学的野生动物知识与强化防护意识,以推动长远而有效的共存政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2025 现代传播 Modern Medi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