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封面故事 > 热点 > 美政治学者约瑟夫·奈离世,曾创立软实力理论

美政治学者约瑟夫·奈离世,曾创立软实力理论

摘要: 现代国际关系学科重要理论家

iWeekly

当地时间5月6日,“软实力”理论创立人、哈佛大学杰出贡献荣誉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去世,享年88岁。奈是现代国际关系学科重要理论家之一。他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对于全球各国外交政策都产生深远影响,也衍生了诸如“巧实力”(Smart Power)、“锐实力”(Sharp Power)等多种政策框架,至今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奈不仅在学术上提出划时代的理论,也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实践,曾在卡特与克林顿政府中担任国家安全关键职务。哈佛肯尼迪学院创院院长、奈的终身朋友兼钓友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m Allison)将奈评价为“哈佛、肯尼迪学院和贝尔福中心的支柱”,“他的热情在于推动解决战争、促成和平最核心问题的政策相关知识”。

“软实力”

哈佛肯尼迪学院院长杰里米·M·温斯坦(Jeremy M. Weinstein)于5月7日下午在发给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邮件中宣布了奈的死讯。温斯坦在邮件中缅怀道:“乔(约瑟夫·奈的昵称)是一名独特的学者、远见卓识的院长和忠诚的导师。即使在像哈佛肯尼迪学院这样历史悠久的地方,乔依旧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人物。他不仅打造了今天的哈佛肯尼迪学院,也改变了整个国际关系学科。所有在此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深受他的领导力恩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也于同日发布讣告,将奈称为“塑造现代肯尼迪学院”的学者。

约瑟夫·奈出生于1937年,成长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小农场镇。他本科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后于牛津大学获得罗德学者头衔,随后进入哈佛攻读博士并于1964年获得教职。他很快在国际关系学界崭露头角。上世纪70年代,奈开始尝试解释跨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及国际组织等新兴力量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他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1977年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型中的世界政治》一书,被广泛视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奠基之作。

奈一生共著有14本书,发表超过200篇学术论文,研究领域涵盖军备控制、泛非主义等,但最广为人知的仍是他对权力性质的深刻分析。奈最为人所熟知的贡献可能就是“软实力”理论。用他在《注定领先:美国权力的变化本质》一书中的话说,软实力就是:“如果你能让别人想要你所想要的,就能节省‘胡萝卜与大棒’。”换句话说,软实力就是一国需通过吸引与合作等方式影响别国,而非通过暴力胁迫别国来实现“权力”。

因此,奈长期对唐纳德·特朗普的对外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过度依赖胁迫与金钱交易,不理解真正的“权力”内涵。他写道:“特朗普并不真正理解权力。他只从胁迫与金钱角度思考问题。”奈认为,特朗普希望将格陵兰并入美国、意图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以及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这些做法削弱了美国在其他国家眼中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最自豪的是防止核战争

事实上,奈长期参与实际的外交事务讨论,并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外交事务。1989年至1993年间,奈担任哈佛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当时名为“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在他任内,该中心对冷战后苏联解体期间的核武器安全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美国制定“防范失控核武器”政策提供了直接支撑。

哈佛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梅根·奥沙利文(Meghan O’Sullivan)称奈是“一位亲密的朋友、杰出的学者、珍贵的教师与导师、不懈的乐观主义者,也是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几十年来,乔以智慧和善意照亮了哈佛及贝尔福中心的教室、研讨会与走廊。他的思想改变了我们对权力、领导力与外交的理解;他的在场改变了我们这些有幸认识他的人。他在世界与周围人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少有人能如此深刻地影响世界,也少有人会如此令人怀念”。

1994-1995年,奈在克林顿政府中出任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奈在政府服务期间重点参与核政策制定。他曾提出,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存在核武器,或许会因为恐惧而阻止大国开战。但他也警告,冷战后核武器扩散带来新的风险。格雷厄姆·阿利森在悼词中写道:“奈最自豪的是,他在卡特和克林顿政府时期,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为防止核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若约翰·克里(John Kerry)在2004年当选总统,奈将被视为国家安全顾问热门人选;他亦被奥巴马政府考虑任命为驻日大使。他一直关注美日关系,并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批评奥巴马政府中部分官员在驻军基地问题上对日本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主张应采取更有耐心、更具战略性的方式对待这一长期盟友。

批评与乐观主义

奈直至晚年仍笔耕不辍,持续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发出警告,认为特朗普是破坏那些巩固美国全球地位机构的鲁莽对手。在今年3月初《哈佛猩红报》采访中,他将特朗普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试图羞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行为描述为一项对特朗普自身有利的策略——同时也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胜利。“我认为普京非常巧妙地操控了特朗普,”奈说,“他将一个自恋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奈也坚决捍卫哈佛大学及其他高校,反对他所认为来自捐助者和政府的外部施压。在同一次采访中,他预计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和公共服务的攻击最终将招致“反弹”。“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就像一个钟摆,”奈当时说,“钟摆已经朝一个方向摆得很远。我怀疑它最终可能会摆回来,虽然未必回到原点。”

奈在去世前的最后一次采访中仍坚信:“这是一个低谷,但我相信我们能度过。我毫不怀疑。正如我在回忆录最后写下的那样:‘我依旧保留一丝审慎的乐观光芒。’这光芒或许变得暗淡,但还未熄灭。”

 

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