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封面故事 > 热点 > 计划铺设最长海底电缆:Meta的“入地”野心

计划铺设最长海底电缆:Meta的“入地”野心

摘要: “Meta一直在尝试创造未来”

iWeekly

要论哪家公司业务广泛,恐怕没有一家公司能超越Meta。从元宇宙、人形机器人到AR眼镜,Meta力图在科技领域争取“行业第一”的名号。当地时间14日,Meta在官网上宣布新项目——名为“沃特沃思”(Waterworth)的海底电缆项目。该项目一旦完成,将覆盖五大洲,横跨500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长、使用最发达容量技术的海底电缆项目。Meta毫不谦虚地将其称为“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海底电缆项目”。专家表示,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和冲突加剧,海底电缆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Meta此举意图“增强美国在海外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实力”。


最长海底电缆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电信或电力传输。根据Meta的描述,“沃特沃思”项目将投资数十亿美元,连接美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其他重要地区,以便加强这些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数字和技术发展。例如印度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沃特沃思”项目将进一步加快印度数字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由于海底电缆能够为各种数字服务提供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输数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超过95%的互联网流量是通过海底电缆传输的。根据电信市场研究公司TeleGeography的数据,目前全球有600多个海底电缆系统,其中包括连接三大洲、横跨45000公里的“2Africa”海底电缆。这条电缆由Meta、Orange、沃达丰和中国移动等移动网络运营商共同打造。

不只Meta,部分科技巨头在有限基础设施上都投入了巨额资金。谷歌曾在去年4月11日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太平洋海底建设两条新的海底电缆,加强美国与日本的数字连接。牛津互联网研究所的维利·莱敦维尔塔(Vili Lehdonvirta)教授解释道:“通常,海底电缆都是由大型国家电信公司集团资助铺设;然后从10年前开始,这些电缆越来越多地由大型科技公司承包。它们(大型科技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地位不断提高,能够独立为此类基础设施提供资金。”

不过,海底电缆往往容易遭到天灾、渔船的拖网、船锚或海洋生物的意外破坏,有时也会在战时被敌军破坏。比如1929年纽芬兰大地震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底崩塌,使得多条海底电缆同时受损。海底电缆受损有可能导致区域性互联网和长途电话服务的中断,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去年11月18日,特利亚立陶宛电信公司宣布,连接立陶宛和瑞典的“BCS东西互联”海底电缆被切断。同一时间,连接芬兰和德国的数据通信海底电缆“C-Lion1”在波罗的海同一区域发生断裂。这两起事件导致四个国家的电信服务中断。芬兰和德国的外交部怀疑这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对北约国家发起的混合战争行为。事件发生之后,德国联邦海岸警卫队、瑞典海岸警卫队、瑞典检察署和芬兰国家调查局(KRP)纷纷对电缆中断事件展开“破坏”调查。

自从“BCS东西互联”和“C-Lion1”海底电缆被切断后,北约于今年1月启动一项名为“波罗的海哨兵”的任务,派出更多巡逻机、军舰和无人机,加强对波罗的海船舶的监视。在今年1月举行的赫尔辛基峰会上,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Mark Rutte)虽没有直接点名俄罗斯是电缆切断的罪魁祸首,不过他表示北约将加强对“影子舰队”的监视。“影子舰队”是指那些所有权不明确的船只,用于运载被禁运的石油产品。


Meta:从元宇宙到海底电缆

作为科技巨头的Meta,投资大量资金铺设海底电缆项目实属野心勃勃。不仅如此,Meta在过去5年里积极进军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争取摆脱“Facebook母公司”的名号,试图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就在宣布“沃特沃思”海底电缆项目的同一天,Meta宣布正在研发能够完成家务的机器人。根据彭博社报道,Meta已经开始与Unitree Robotics、Figure AI等科技公司联系,共同探索合作的可能性。然而Meta的竞争对手也非常强劲。去年,特斯拉在Cybercab发布会上展示了最新的研发成果——人形机器人Optimus;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在今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宣布了专为机器人设计的新型AI技术。

面对激烈竞争,Meta能够破茧而出吗?CNN认为,虽然Meta在过去10年里不断尝试,但扩张野心却并未为它带来同样的成功。2021年,Meta以“元宇宙”概念重新命名并定位公司。扎克伯格在邮件中写道:“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新篇章的开端,这同样也是我们公司的新篇章。”然而近五年过去了,与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相比,元宇宙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2023年9月,Meta推出Quest 3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和新款Ray-Ban智能眼镜。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表示,预计头戴式设备在2025年的出货量仅为770万台,而智能手机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估计为3.317亿台。不过IDC数据表明Meta仍然是头戴设备的领先者,占据了近71%的市场份额。

去年9月,Meta公布了公司首款增强现实(AR)眼镜样机Orion,扎克伯格将它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眼镜”。Orion采用全新的显示结构,以微型投影机将光线射入电磁波导,最终将不同深度和大小的全息图呈现在用户面前。专家评价,AR眼镜是一个全新领域,Meta拥有大量潜在机会,前提是它能够抵御来自谷歌和三星的竞争。去年12月,谷歌宣布了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将为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耳机提供动力。这款名为Android XR的操作系统是与三星合作开发的,未来还将支持智能眼镜。

据彭博社报道,Meta在打造机器人方面的野心可能略有不同——它最终目的是创建一个机器人平台,就像安卓(Android)是一个为手机提供支持的平台一样。“这一切都是Meta的使命,它想让‘Meta’这个名字不仅仅具有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的含义。”记者丽莎·埃迪西科(Lisa Eadicicco)写道。


图片来自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