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观点|周轶君:如此珍贵的她

观点|周轶君:如此珍贵的她

摘要: 把日常融进电影

iWeekly

一个人的智慧,不一定跟年纪成正比。但如果这个人善于学习、吸收,而且上了年纪,那就是个宝库了。她不但能跟年轻人说说自己的过往,还能聊聊她那一辈儿的人们,更早之前的前辈,而且呢,说的不是你在网上能查到的资料,是真的,人与人之间接触产生的经验。


日本演员树木希林,被很多人喜欢,称她是日本的“国民奶奶”。我发现她的确因为年龄而增长智慧的魅力,但归根结底,还是她这个人的个性,实在有趣,不俗套,年龄是增加了厚度而已。她曾经在自传《如此珍贵的我》中提到:“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皱纹,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

▲树木希林被称为“国民奶奶”。

日本出版界有个偷懒易操作的传统,常常找两个人来对话,然后把内容出书,人找对了就出精品。《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是50多岁的电影导演是枝裕和与70多岁的演员树木希林之间的六次对谈,最近引进中国。相比之前树木希林的专记或访谈,与是枝裕和的谈话更像是一场日本电影史回顾,但戏如人生,也会讲到生活日常的百般滋味。


这本书里聊了他们共同拍过的电影,《步履不停》、《海街日记》、《比海更深》、《小偷家族》,聊他们一起设计过的台词,聊起吃面条的时候,树木老师每一口都吃得特别多,聊起树木老师不喜欢使用关西口音,当是枝裕和聊起,自己最喜欢的编剧是向田邦子的时候,树木希林的脸色都变了,因为她说,向田邦子后来写的那么好的戏再也不找她演了。对话的两人有共同经历,因此性情毕露。

▲是枝裕和和树木希林。

第70届柏林电影节上,李安曾经邀请是枝裕和对谈。李安看了《下一站,天国》,惊为天人,直言自己惊呼“这个人从何而来?这都是怎么回事?他这主意哪来的?独一无二,具有世界性,富有诗意,干净而沉静。有着我多年一直追求的东方文化主题”。其实,李安或许不知道,是枝裕和来源于日本家庭剧传统,树木希林也是这棵大树上的果实。


家庭剧黄金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森繁久弥、久世光彦、向田邦子等导演、编剧和演员。剧情常常就是日常饮食,但都是真实的。一场包粽子的戏,演员真的要学粽子该怎么包,并且动嘴去吃,都是理所当然的。树木希林说,久世导演曾经跟她讲,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其实都能归结于两句话,“你要活成什么样?”和“你活成了什么样?”还有“人啊,无论男女,只要比自己所处的时代稍稍老派一点,都会更有魅力。我觉得人的魅力,就在于稍稍后退的那一步。”。日常里面都是人的味道。

▲《小偷家族》剧照。

是枝裕和说,有一种演员把注意力百分百集中在“说台词”上,一开口,身体就僵住了。但树木希林,恰恰相反。有一场戏,她扎好蛋糕盒的绳子之后,还把塑料袋叠起来了。这个动作特别真实,因为日本妈妈们就是这样,而且树木希林还嘟嘟囔囔说着话。说什么呢?是枝裕和问她。树木希林回答:“因为我说的是孩子他爸的坏话呀。说坏话的时候,我都会特意不说清楚。 换作平时,我还要用力刮两下塑料袋子,排出空气呢,可痛快了。但我怕塑料袋子太吵,就没做这个动作。”接着,她感叹:做演员的,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作为演员,我真的很高兴。那正是我通过家庭剧一点点培养起来的。人是活着的,动着的,没有停着的时候。


是枝裕和与树木希林的相遇,其实也是日本电视传统,对“日常”展示的一种传承。


2018年,是枝裕和和树木希林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小偷家族》获得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金棕榈奖,同一年的9月,树木希林因癌症去世。是枝裕和在这本书的结语里说了这样一段话:“所爱的人已经不在此处,伸手无法触及。可正因为如此,这样的缺席才让我心怀思恋。我觉得,拥有不幸的天性,以‘思恋’为生计的人大概注定要成为创作者。从这个角度看,也许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一封已经不可能寄达的‘情书’吧。” 


日常,变成了永恒。


内容来自《周末画报》,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