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封面人物|让-吕克·戈达尔的艺术哲学

封面人物|让-吕克·戈达尔的艺术哲学

摘要: “电影是每秒24次的真相”

iWeekly

“电影是每秒24次的真相。”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被视作法国“新浪潮”(La Nouvelle Vague)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新地使用跳跃式剪辑、手持摄影、自然光等技术,永远改变了今天的电影业。法国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ema)感叹,没有哪个导演像戈达尔那样,“在过去七十年里,通过他的话语、他的电影,持续展示一种对生活的清醒认识,一种无与伦比的活力,而不流失哪怕一盎司的才华”。

除了拍电影,让-吕克·戈达尔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父母让他“找个好工作”,他从工作的地方偷钱来填补偷偷拍电影的开销;他讨厌记者,几乎从不接受采访,不肯给直白的答案。奥斯卡要为他颁发荣誉奖,他缺席典礼,还对身边的人说“这没有任何意义”。他叼着雪茄,戴着墨镜,忽视除了电影之外的一切。“我不喜欢与人沟通,我总是把电影和生活搞混。对我来说,生活只是电影的一部分。”他在创作上坚持己见,这里该用手持摄影机,那里的叙事应该断开,戈达尔永远有自己的看法。他反抗当时的主流,认为一部电影“应该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但不一定要按这个顺序”。9月,91岁的戈达尔用协助性自杀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喊下“Cut”,就像他掌镜时那样果断。他的律师说,疾病缠身的戈达尔“已不能像你我那样正常生活,所以他用自己一如往常的清醒头脑决定,‘就现在,就这样,就够了’。他希望有尊严地死去,他最终如愿以偿”。


“让-吕克·戈达尔死了。这个句子本身就沉重得让人无法提笔面对,更不用说是去想象他的死亡会给电影业带来什么。”法国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感叹,没有哪个导演像戈达尔那样,“在过去七十年里,通过他的文字,他的电影,持续展示一种对生活的清醒认识,一种无与伦比的活力,而不流失哪怕一盎司的才华”。20世纪50年代,为《电影手册》撰稿的戈达尔等人掀起一股反抗美国商业电影的浪潮。1960年,他拍摄的作品《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被认为是“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戈达尔的创新技术永远改变了电影业。跳跃式剪辑、自然光、长镜头、手持摄影,哪怕是不了解戈达尔的年轻观众,也会在今天的商业作品中看到他的痕迹。他去世后,影评人们感叹结束的不仅是“新浪潮”。《纽约客》(New Yorker)直言,电影业“失去了指路的北极星”。

拍电影的小偷

如果不拍电影,戈达尔本想做小说家。他喜欢博尔赫斯,曾在电影《枪兵》中引用博尔赫斯的话:“我写得越多,就越明白简单的重要性。我会用最常见的比喻修辞,它们才是永恒的,比如把眼睛比作星星,把死亡比作长眠。”博尔赫斯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中产家庭,一战时搬到瑞士日内瓦,他的作品常讨论现实与虚构,被认为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语言。戈达尔对博尔赫斯的喜爱,也许是因为两人的人生有一种隐秘的对仗。1930年,戈达尔出生在法国巴黎,他家境富裕,父亲是当地名医,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戈达尔的童年也在日内瓦度过,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返回巴黎。童年时他喜欢画画和写作,热爱阅读,也擅长滑雪和打网球。戈达尔不爱学习,考了三次才通过中学毕业测试。1949年,戈达尔进入巴黎索邦大学,本想学习民族学,无意中爱上了电影,一年能观看近100部电影。他在巴黎的法国电影园(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流连,看电影、交朋友。正是在这里,戈达尔结识了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与埃里克·罗默(Éric Rohmer)等人。


1952年,他以汉斯·卢卡斯(Hans Lucas)为笔名开始为刚刚创刊的《电影手册》撰稿。当时大洋彼岸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认为电影是电影公司、制作人的劳动成果,戈达尔和他的朋友们却认为电影应该是导演的个人作品。一部电影应该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毕加索的作品一样,被视为艺术,而不是商业项目。戈达尔的父母很看不上儿子的爱好,母亲为他在瑞士一家电视台谋了一份差事,他却偷雇主的钱、卖掉祖父的初版藏书来支持自己的电影事业。1952年,戈达尔因偷窃在苏黎世入狱,他的父亲立刻将儿子保释出来,转头将他扔进精神病院。戈达尔与父母的关系因此疏远。他的母亲两年后死于一场车祸,戈达尔没有参加她的葬礼。十年后,他才在电影《不法之徒》(Bande à part)中向母亲致敬,致敬中又含着一丝倔强——女主角的名字和母亲一样叫奥黛尔,她也很讨厌电影。

▲戈达尔在片场尝试新的拍摄手法。

“我没有选择。至少在当时看来,我没有选择。我偷钱就是为了看电影、拍电影。”戈达尔2007年对英国《卫报》说。他偷来的钱不仅供自己创作,也给里维特等导演资金支持。也许戈达尔日后有不为人知的后悔,但在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创作。他与特吕弗等人对当时法国“僵硬的、过于追求视觉效果的电影”提出反对,认为电影也可以“充满文学性、政治性与艺术性”。“我们就像山顶洞人闯入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那样,闯进了电影业。”戈达尔更放言,拍电影根本不用什么大场面,“只要一个女孩,一把枪”。1959年,特吕弗的电影《400击》(The 400 Blows)被认为是“新浪潮”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翌年,戈达尔也拿出处女座《精疲力尽》。他的确只用了“一个女孩和一把枪”就讲完了故事。《精疲力尽》以戈达尔看到的一则新闻为灵感,讲述一个迷恋美国男明星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的罪犯如何杀死、躲避警察的故事。戈达尔在《精疲力尽》中使用了跳跃式剪辑的方法,加快电影节奏,又突出了故事的紧迫感。流行文化网站Ringer评价,跳剪“节省时间,推动情节发展,还让角色在道德难题之间的移动显得紧迫又随意,它更强调了导演在影片中的位置,一切都由他来掌控”。《纽约时报》评价,跳剪“让观众着迷又困惑”。评论家、作家苏珊·桑塔格将《精疲力尽》比作“立体派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戈达尔在拍摄现场。

除了跳跃式剪辑,戈达尔还在作品中肆意打破过去被认为牢不可破的拍摄规则。他拒绝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改用手持的方法创造不确定感,有时还让摄影师坐在轮椅上,扛着机器到处滑动。科技文化网站Indiwire写道:“他没有漂亮的构图,没有视觉上的愉悦,而是让观众看到演员的动作会有怎样的力量。”他在《周末》(Weekend)中使用长镜头,“让一对已婚夫妇在堵塞的交通中缓慢前进,似乎在谴责资本主义的荒谬、冷酷、丑陋与暴力”。


他的作品就像他本人,随意中带着一点疯狂。戈达尔也许是电影史上的伟人,却不能算生活中的好人。他喜欢在家剪辑,处理珍贵的胶片时也烟不离手,毫不顾忌。他身材瘦小,频频爱上合作的女演员,“无法保证自己的忠诚”。戈达尔结过三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丹麦女演员安娜·卡琳娜(Anna Karina)评价,两人的婚姻里“充满感情虐待”。碰到投缘的记者,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聊上三小时,只字不提自己的作品,而是与记者谈莎士比亚和《辛德勒的名单》。面对其他记者, 他经常在最后一刻取消采访,不给任何理由。戈达尔成名后坚持创作艺术电影,他的好友特吕弗想走商业道路。也许是初心已变,或是政见不同,也可能是因为爱上了同一个女演员,1970年代初,两人闹翻,再也没有说过话。

▲让-吕克·戈达尔和第一任妻子、丹麦女演员安娜·卡琳娜。

像博尔赫斯批评祖国阿根廷的政治问题那样,戈达尔的作品中也有激进的政治元素。他曾在电影《小兵》(Le Petit Soldat)中批评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的战争,影片在法国被禁三年。他批评越南战争,崇拜毛泽东,讨厌好莱坞,更讨厌颁奖。无论是奥斯卡还是戛纳电影节颁发的奖项,他都不愿前往领取。他甚至不喜欢看到自己的作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精疲力尽》票房收获不少,戈达尔竟希望下一部作品票房失败,因为“我更喜欢在人们质疑我的时候工作”。他鄙视消费主义。在缺少资金拍摄新项目时,还是为体育品牌耐克拍摄了两则广告,这两则广告从未公开播出,外界也不清楚戈达尔到底赚了多少钱。


“为耐克拍广告这件事增强了戈达尔性格中的多变。”《时代》周刊写道。“我们最喜爱的艺术家,一定是值得信赖的吗?戈达尔让人敬畏,又让人不快。他的为人常常让身边人痛苦。我们信任他,一如信任一个艺术家。他不需要我们的认可,也不需要我们的爱。他只在自己想说话的时候说话,有时候用谜语般的台词,有时候用图像。他永远是现代的。他的青春在电影里,是我们在他身边变老了。”

▲1983年,戈达尔在看杂志。

戈达尔曾有名言:“电影是每秒24次的真相。”他离开的这个世界里,真相变得不那么明确了。2020年大流行期间,戈达尔曾参与社交媒体座谈,他在直播中说,今天的世界变了:“今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张中学毕业文凭,我宁愿年轻的电影人们回家做点别的事情。”他极度讨厌电子书:“如果用电子书阅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你该如何在一个角色死亡时返回前文去寻找关于他的痕迹?拼命点‘上一页’吗?”2018年,拒绝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戈达尔让自己的摄影师拿着手机,用视频电话的方式接受在场记者采访。当记者们逐一走到麦克风前向他提问时,他笑称:“这有点像被机关枪扫射。”


在生命的尽头,戈达尔用一如往常般坚决的方式离开人间。瑞士允许受监管的安乐死。他的律师称,戈达尔“患多种高龄疾病,希望在家人陪伴下有尊严地离开”。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戈达尔去世后评价,“我们失去了一个国宝,一个天才的凝视”。这样的离场,就像六十二年前《精疲力尽》的结局:背后中枪的男主角一瘸一拐地想要逃离追捕。警察与他的情人最终还是追上了他。他的表情有些荒诞,又有些悲哀,他最终还是倒下了。

▲2018年,戈达尔用视频电话的方式回答戛纳电影节记者提问。

iWeekly+影响至今的新浪潮

20世纪50年代,一群法国导演在巴黎掀起新浪潮电影运动。他们反对当时好莱坞由大制片厂把控的简单故事,要求导演对作品有充分自主权,拍摄即兴、充满哲学气息的独立电影。电影历史学家总结,新浪潮电影有如下特点:拒绝大厂牌,抛弃娱乐性强的故事,挑战观众,“让他们观影时不会自满”,讨论复杂的思想与情感。法国新浪潮运动启发了全球各国的电影文化潮流,如1995年丹麦的“道格玛95”(Dogme 95)和巴西的新浪潮运动(Cinema Novo)。电影网站No Film School认为美国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与斯派克·李(Spike Lee)也受法国新浪潮电影影响。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林湃

编辑—Y 

图片—Getty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