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魔戒:力量之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ings of Power )于9月1日在亚马逊Prime Video上首播。这部投入7.15亿美元,号称“史上投入成本最高”的电视剧让观众充满期待。然而,《魔戒:力量之戒》投入制作时就不被看好。首播之后,观众和专家如何评价《魔戒》?它是灾难还是胜利?是许多人预测的失败还是会让人耳目一新?
差评不断的《魔戒》
专家认为,亚马逊投资拍摄《魔戒》系列是一次“冒险的游戏”。魔戒电影三部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指环王》系列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要想让粉丝不失望,可谓是一项艰辛的工程。首播之后,从观众的反应来看,他们仍大失所望。在烂番茄网站上,评论家打出了83%的高分数,但观众给出的分数只有53%。BBC指出,电视剧场景非常繁华,但故事的发展实在“太慢了”。英国电影杂志《帝国杂志》评价“看剧时你只能闻到金钱的味道”。《纽约时报》的评论家詹姆斯·波涅沃齐克(James Poniewozik)更是一针见血:“数亿美元可以买什么?在《魔戒:力量之戒》里,数亿美元可以买奢华的场景、高耸的地下宫殿、混乱的战斗,但却买不了灵感。”
《娱乐周刊》的评论家达伦·弗兰尼奇(Darren Franich)评价“《魔戒:力量之戒》是一场灾难”。在托尔金(J.R.R. Tolkien)所创作的《魔戒》原作中,凯兰崔尔(Galadriel)是备受宠爱的诺多族公主,善于洞悉人心,善解人意,并且拥有不死之躯。为了到中土开拓疆域并成立王国,凯兰崔尔离开了阳光灿烂的家园。然而在《魔戒:力量之戒》中,凯兰崔尔“一反常态”,成为了一个只想为死去兄弟复仇之人。“我认为托尔金不想让他的精灵看上去像个法西斯主义者,”弗兰尼奇写道,“另外,(电视剧的)大部分内容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无聊,完全没有笑点。”
“请不要扰乱托尔金魔戒宇宙”
亚马逊花了近2.5亿美元购买《魔戒》的版权,然后花了7.15亿美元制作《魔戒:力量之戒》,但电视剧首播后,却差评不断。为什么亚马逊公司要花费大手笔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纽约时报》评价道:“亚马逊公司认为中土世界可能成为另一个有利可图的‘电影宇宙’。《魔戒》拥有大量的粉丝,他们认为购买了拥有庞大粉丝的故事版权,就相当于拥有了粉丝,也就变相拥有了可观的利润。他们对打造原创故事并不感兴趣。”
即便如此,《魔戒:力量之戒》的创作仍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事实上,《魔戒:力量之戒》并非直接照搬原著或者复制电影版的剧情,而是使用类似二次创作的方式虚构《护戒使者》前的故事。简而言之,亚马逊拥有了版权,却没有按照原著剧情拍摄,而是“另辟蹊径”让亚马逊公司的编剧虚构托尔金书中没有的故事。《纽约时报》直接指出,“请不要扰乱托尔金的魔戒宇宙。”《金融时报》评价道:“凯兰崔尔爬上冰冻的瀑布与雪地巨魔和海怪战斗,让人感觉老生常谈。另一方面,精灵的面孔看上去都比较愚蠢,(因为剧中大部分演员都是英国人)每个精灵都用另一个世界的皇家莎士比亚口音说话。”
托尔金作品的研究者迈克尔·D·C·德劳特(Michael D.C. Drout)认为,亚马逊公司的编剧无法真正理解托尔金打造的中土世界。“在整个文学领域,托尔金作品的独创性、道德复杂性和叙事微妙性独树一帜。他们(亚马逊编剧)无法跟托尔金相提并论。他们比较擅长构思诙谐、戏谑的故事,或者提出对当代问题的反思,但不擅长构思中土世界的故事。”在托尔金的作品中,他通常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开始,层层递进讲述故事。当读者阅读时,他们感觉自己与作者一起慢慢挖掘未知世界。另外,托尔金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包含了强烈的道德感。事实上,《魔戒》整个故事并不鼓励人们获得和行使权力,相反,托尔金提倡放弃权力,他坚持认为统治他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像亚马逊这样执着于获取权力的公司真的能理解托尔金的观点吗?新作是否能够发扬托尔金的核心道德观?这实在让人怀疑。”《纽约时报》发问。
托尔金的照片。
我们进入了电视大片时代
亚马逊花费大手笔购买《魔戒》版权,并制作电视剧。当观众在家中用电视或者手机等看《魔戒》时,壮观的场景和精美的特效都让他们有一种“在电影院看大片”的感受。《纽约时报》编辑罗斯·杜泰(Ross Douthat)称,观众现在可以在小屏幕上观看投入成本高、拥有宏大场面、制作精美的电视剧,这代表着我们进入了“电视剧大片时代”。像《龙之家族》《魔戒:力量之戒》就是“电视剧大片”的典型例子。在观看这些电视剧时,观众可以拥有更完美的观看体验。
杜泰还指出:“接下来可能会有大量的、在不同平台上的电视剧大片出现。”由于流媒体致力于吸引更多观众,他们会逐渐将目标锁定在电视剧领域,意图利用更优秀的电视剧留住观众。其中一个策略就是提供更多的“电视剧大片”。魔戒电影三部曲本身拥有众多粉丝,亚马逊公司制作了电视剧版《魔戒》,不仅可以吸引魔戒电影的粉丝,也可以利用精美场景和非凡体验留住普通观众。
新闻与图片来源:纽约时报、The Verge、娱乐周刊、BBC、烂番茄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