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聚焦|“超模始祖”重塑自我之旅

聚焦|“超模始祖”重塑自我之旅

摘要: "时代变化的载体"伊万格丽斯塔

iWeekly

Alexandre Vauthier豹纹套装、香奈儿(Chanel)经典软呢外套、芬迪(Fendi)粉色马海毛大衣……华服、闪光灯、顶级时尚刊物封面,这套组合对于“超模始祖”琳达·伊万格丽斯塔(Linda Evangelista)而言并不陌生。但她的每个精致造型都离不开配套的帽子与缠绕在面部轮廓的丝巾,在那之下隐藏着提拉胶带——能让她走形的面部变得紧致有弹性,在57岁重返27岁的光鲜亮丽。这并不是为超模失败的身材管理打掩护,而是拯救医美手术给她带来的不便。一项“冷冻溶脂”(coolsculpting)技术让伊万格丽斯塔患上了“反常性脂肪增生”(PAH),身体和面部出现凸起的硬块,甚至因为腋下PAH手臂也不能下垂。她无法继续工作,于是从一个需要长期曝光的行业消失了五年。

在隐匿之前,她已处在模特界的金字塔尖三十年,拍摄了800多个杂志封面,开启了超模的高收入时代。“老佛爷”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视她为“灵感缪斯”,她被誉为“千面女郎”,影响了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蕾哈娜等女性偶像。而被毁容之后,她每天都处在沮丧、对自己厌弃的情绪之中。直到2021年9月,她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了自己的惨痛经历,将此视为“唯一出路”。用五年时间迈出的这一步,也让她看到了人们对她的支持,她逐渐回到镜头前,接受《人物》杂志采访、为芬迪拍摄广告片、成为时尚杂志2022年9月刊封面人物,如同重回巅峰。这位定义了时代的超模又一次以她的方式讲述时尚所提供的梦想。


超模传奇

大多数“超模”对于这一单词的起源都没有确切答案,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说“是珍妮丝·狄金森(Janice Dickinson,自称全球首个超模)创造了这个词”,纳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认为“这只是媒体贴的标签”,而《名利场》指出,这个群体的领先者是伊万格丽斯塔。提到伊万格丽斯塔,人们总是能想到她惊世骇俗的发言——“没有1万美元不要叫我起床工作”(We don't wake up for less than $10,000 a day),这句话被称为20世纪版本的“何不食肉糜”,引发了不小的愤怒。而她本人也常常在采访中被问及此事,令她懊恼“这句话应该会被刻到我的墓碑上”。她曾道歉“这只是玩笑”,但它清楚地反映了伊万格丽斯塔领导的“超模时代”,以及她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富人的发展历程。

▲伊万格丽斯塔的第一场香奈儿时装秀。

格丽斯塔第一次对时尚有概念,是在12岁,她接受了“自我修养提升课程”,内容包括礼仪和妆发设计,那时已有突出的身高,因此身边人常对她说“你可以当模特”。16岁,为了一份暑期合同她远赴日本,一到摄影棚就被要求“裸体拍摄”,没有询问只有要求,迷茫和恐惧之下,她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回到了家。转折点也发生在这一年,她参加了尼亚加拉青少年选美比赛,虽未获得出色成绩,但被星探签下成为一名平面模特。第二年,她便开始为香奈儿工作,迅速成为这一奢侈品牌的御用模特,也遇到了伯乐卡尔·拉格斐。拉格斐赞扬她是“最专业的模特”,常常会让伊万格丽斯塔试穿一些衣服并拍摄记录,不是为了发表,只是在寻找灵感。1984年11月登上法国时尚大刊《L’Officiel》的封面后,伊万格丽斯塔的杂志邀约便逐渐增多,并与众多大师级别的摄影师展开合作,不仅出现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露华浓广告中,还在詹尼·范思哲(Gianni Versace)的帮助下成为第一批从平面转向T台的模特。

▲“老佛爷”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视伊万格丽斯塔为“灵感缪斯”。

回望那个时代,时装与化妆品在全球掀起热潮,加上经济衰退、名人文化等因素,市场需要国际名人的美貌和个性来推销商品。但有政治头脑的好莱坞明星不愿拍广告,也不愿与时尚挂钩,模特填补了这一空缺。有人认为伊万格丽斯塔的事业攀升是因为嫁给了模特经纪公司的负责人,也有人认为得益于她与摄影师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的密切合作,但不得不提及的是,她掀起了短发热潮。1989年,摄影师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在一次拍摄中说服伊万格丽斯塔剪了短发,当下她后悔到落泪,一周后,她在米兰的20场时装秀被取消了16场。但时尚界总是变化莫测,伊万格丽斯塔很快发现自己的发型成为了标准模版,人们只需要说“琳达头”,理发师便知道要怎么理,空姐、售货员、服务员都变成一样的短发,让她快要审美疲劳。她也在此潮流上加码,在五年之内换了十几次发色,获得了“时尚界变色龙”的称号。

▲伊万格丽斯塔作为初代超模,定义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尚。

风潮涌动,超模也形成了组合,她与坎贝尔、克里斯蒂·特林顿(Christy Turlington)被称为“三位一体”(Trinity),在克劳馥和克劳迪娅·希弗(Claudia Schiffer)加入后,她们五人又被称为“Big Five”,作为初代超模在1980年代末及1990年代初主宰了时尚界,比大多数的演员、歌手更有名,也更富有——前一天还在为奢侈品牌走秀,第二天就出现在时尚杂志的封面上,第三天则在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的MV里客串,她们的半小时出场费从1万美元上涨到5万美元。在超模时代之前,秀场模特和平面模特几乎没有重叠,前者因走秀而受到重视,后者因外表而受到推崇。超模们则同时拥有这两样东西。模特红三年便是了不起,但这群超模至少称霸了十年,对于云谲波诡的时尚界而言,这仿佛有千年那么久。国际时尚编辑哈米什·鲍尔斯(Hamish Bowles)将这一代超模称为时代变化的载体,随着世纪之交的出现,数字革命带来了全球媒体和市场的解体和重组,但超模的名声和影响一直存在。加拿大时尚达人珍妮·贝克尔(Jeanne Beker)正在筹拍一部回顾20世纪90年代时尚行业的纪录片,她表示:“没有什么能取代最初的超模。”伊万格丽斯塔并未预料到这般成功,回顾初心,她坦言:“我从未梦想过到达这样的高度。我的梦想不是成为超模,我只是想穿上这些衣服。”

▲伊万格丽斯塔与摄影师法国著名摄影师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Patrick Demarchelier)。

不屈与重生

数十年如日中天的事业,无数个秀场可以实现伊万格丽斯塔的愿望,但年过50,她看着身上凸起的硬块,认为没有设计师会愿意为自己设计服装。“我的身上到处都有切口,还缝了针,下巴以下全被压缩衣紧紧束缚,可八周过去,没有任何成效。”最初发现身上出现硬块脂肪凸起时,伊万格丽斯塔做出了很多尝试,在最绝望的时候甚至不再进食,只喝水,或者吃一根芹菜、一个苹果。她明白,那样的自己“失去了理智”。她也在得知真相后哭诉:“如果我知道副作用包括失去生计,以及沮丧到恨自己,我就不会冒这个险了。”

很多人都为驻颜屈服于注射肉毒杆菌或是轻度填充物,因为社会永恒的追求无非是年轻或更佳的状态。更何况伊万格丽斯塔,作为世界上被拍次数最多的女人之一,世界的注目即是沉重的十字架。不少媒体认为伊万格丽斯塔的案件凸显了现实世界的暴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容行业以女性为目标,制造容貌焦虑。男人变老就是理所当然,他们银灰的头发是辛勤工作的战利品,老男人蓄胡须就能获得“阳刚”的美名,但女人却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指责,仿佛变老是一个巨大的耻辱。真正刺痛伊万格丽斯塔的是儿子天真的发问,“还记得你以前总是笑吗?”但在与儿子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她也走出了对自己的歉疚与厌恶,再次走到了聚光灯前。在她消失时,狗仔队试图探寻她藏在深处的秘密。而当她再次出现,又有人观察着那张不再紧绷的面部,试图寻找疤痕与注射针剂的痕迹。在向公众披露惨痛经历的文字中,她写道:“我正在努力摆脱羞耻感,将故事公之于众。我想昂着头走出家门,尽管我已经不再像我自己。”帖子下方至今仍能看到不少时尚界人士的留言,包括儿子曾疑惑的为何仍然活跃于行业的超模同事,坎贝尔写道:“我为你的勇气喝彩,你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不要再被它挟持。”克劳馥则勉励道“你的强大才是你永远的标签”。伊万格丽斯塔承认她的心灵还未得到治愈,仍然不能照镜子,也因身体状况很难展开工作。在最近一次拍摄封面照片时,每个人都能看到照片上的人所展示出的自信与过去无异。然而,这是因为化妆师的辅助道具和后期修图掩盖了她松垮的面部与堆积的褶皱,她知道应该面对现实,但她也坦言深受鼓舞:“我一直认为,照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幻想,这是被允许的,我所有的不安全感都在这些照片中得到了慰藉,我将继续做我喜欢的事”。而媒体也借此探讨时尚界的转变。《悉尼先驱晨报》鼓励伊万格丽斯塔拥抱缺陷,因为时尚界正朝着更大的包容性发展。《纽约时报》则写道:“时尚是否还应该提供这种经过滤镜加工的美好幻想?还是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可以庆祝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他们的怪异与不完美?如今,最紧迫的对话与拥抱多元性有关,而现在的时尚界似乎越来越像另一个时代的产物,这样的产物最好被归入档案,而不是继续放在杂志封面上。”

▲2012年,伊万格丽斯塔与儿子一起看球。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汪柚希

编辑—金布莱

图片—Getty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