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布里奇顿》(Bridgerton)、《劝服》(Persuasion)、《马尔科姆先生的清单》(Mr. Malcolm’s List),一批讲述1800年代爱情的“摄政言情”剧今年陆续登上流媒体荧幕。“摄政言情”(Regency romance)指聚焦1811年至1820年英国摄政时期的浪漫爱情故事,情节与风格自成一派。今年4月,《布里奇顿》第二季上线首周就打破Netflix的收视纪录。摄政时期仅有9年,社会规则对女性极为严苛,为何200年后,它依然在书店、电视中广受欢迎,让读者与影迷欲罢不能?
绕不开的《傲慢与偏见》
“每隔几年,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粉丝都在期盼新的内容。”美国CNN新闻网评价,奥斯丁是“摄政浪漫”类型小说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无论是被多次翻拍的《傲慢与偏见》,还是今年新鲜上线的《劝服》与2019年的《桑迪顿》(Sanditon)等影视剧,都以奥斯丁的原著小说为背景。
不仅是在不断翻拍旧作,浪漫小说市场也在源源不断生产新的摄政浪漫新书。根据阅读分享网站Goodreads的数据,2022年1至7月,欧美文学市场就有217本带有“摄政浪漫”或“历史浪漫”标记的新书上市。它们的封面也异常醒目——男主角与女主角饱含爱意地凝望对方,色彩缤纷浓烈。“摄政言情”到底是什么,它为何经久不衰,流行至今?
“摄政言情小说的流行首先是因为传统。英国摄政时期正是浪漫小说流行于民间的开始。”CNN新闻网写道。1813年,《傲慢与偏见》首次在英国出版,广受好评。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与乔洁·黑尔(Georgette Heyer)等作家的历史浪漫主义小说陆续热卖。这些小说描写了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奢侈的服装与舞会,也有英国乡村田园风光,总逃不开有钱有闲的贵族阶层与平民百姓跨越社会规则的恋爱。
根据文学家的分析,“摄政言情”文学中包括以下关键要素:社交季节、舞会、郊游、骑马射击、屈膝礼、长长的裙子、以保证收入与生活质量为第一要求的婚姻、清白的贵族小姐与名声放荡不堪的女性、上层社会的贵族与他们的情妇等。如今,几乎所有打响名号的“摄政浪漫”故事都能套进这个模版:《傲慢与偏见》中的舞会与为女儿未来生计发愁的贝内特太太、《布里奇顿》小说中有八个孩子的贵族之家、《劝服》中在家道中落时与旧爱重逢的女主角安妮。
“摄政浪漫”的兴起也与文化发展浪潮有关。历史学家将摄政时期定义为1811至1820年间,当时还是威尔士亲王的乔治四世在父亲乔治三世发疯期间,作为“摄政者”治理国家。1820年乔治三世去世后,“摄政王”乔治四世才正式继承国家。
乔治四世在摄政时期,鼓励绘画、雕塑、文学与科技发展,一些人将这九年视为英国文化历史上快速发展的年代。在这九年间,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张至整个欧洲,社会礼仪日益规范,人们的文化活动增多,形成了稳定的“摄政风格”。
200年“摄政言情”的魅力
摄政浪漫经久不衰,一些人认为与今天社会太快、太直接的恋爱节奏有关。当现代观众与书迷厌倦了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约会对象、当发生关系不再等于必须厮守终生时,“在田园间等待真爱”,在舞会上彼此试探,含蓄而内敛的恋爱过程成了现代人逃避现实的出口。摄政时期社会规则森严,早期摄政浪漫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对性爱的描写,这种含蓄也成了表达爱欲的一种独特而古典的形式。有评论家写道:“今天的读者希望迷失在充满舞会、礼服与花园,没有互联网也没有Instagram的时代。”
真正让媒体疑惑的是,为何在《傲慢与偏见》问世209年之后,这个古板、封建的恋爱配方依然让今天的观众欲罢不能?
CNN新闻网就提出这样的疑问:“摄政时期的英国有严格的社会规则和广泛的财富不平等。在这个世界里,一个年轻女子会因为和一个陌生男人独处,就被社会强迫嫁给他。这有什么好浪漫的?为何一个妇女不能投票、不能拥有财产、无法继承家业的时代更能激发人们的浪漫热情?”
“今天的观众很容易忘记,我们所看到的‘摄政浪漫’本来就是一种包裹了糖衣的新发明。”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评论道。“奥斯丁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政治、战争与暴力的地方。所有人都生活在南安普顿,彼此保持距离。”
文章提出,越是在经济困难、现实令人感到挣扎的时期,奥斯丁式的摄政文学就越受欢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黑尔的小说《摄政王巴克》(Regency Buck)等作品热卖。20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时,BBC拍摄的《傲慢与偏见》、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等影视剧也广受欢迎。在英国贵族举办的舞会上,只有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没有疫情、社交媒体、种族主义与气候危机。
“摄政浪漫文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设置好的模版,阶层被精细划分,人伦关系与对地位的焦虑都是社会已经规定好的。一个奥斯丁式的女主角只能极为有限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希望看到她们冲出自己的时代。”《卫报》写道。
《华盛顿邮报》也提出,“摄政浪漫”给了读者一种不变的稳定感——“‘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打破社会规则,是永恒的结局,是浪漫主义小说对读者的承诺。它有自己的模式,就像一道菜谱,总会有确定的味道。”
新闻来源:CNN、《独立报》、rth.org.uk、《卫报》、《华盛顿邮报》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