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一场胜利后,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开启新任期,成为近20年来首个成功连任的法国总统。执政五年,他的形象有了微妙转变。2017年,首次参选的马克龙被认为是“神奇小子”(Boy Wonder),誓要打破僵化建制。五年之后,马克龙竭力打造自己更成熟、更干练的形象。法国媒体法兰西24新闻网评价,法国民众对马克龙的看法如今有巨大反差:“支持者认为他是大胆、能保护国家的征服者,反对者抨击他的傲慢,认为他毫不关心小人物,是富人的总统。”马克龙夫妇每次亮相都穿着精心搭配的法国高级时装,《纽约时报》评论,他的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胜利,也是法国高级时装界的胜利。马克龙夫妇的高级时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是法国向大企业与自由市场发出的信号”。
赢得法国大选首轮投票的第二天,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德南镇碰了钉子。德南是法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马克龙的对手——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的地盘。第一轮选举中,这里41%的选民选择了勒庞。“您有降低税收吗?”一个名叫埃洛迪的牙科助理质问马克龙:“您去过加油站吗?您每个月赚多少钱?”“我无法控制全球市场,我只能尽力向您解释。”马克龙回答。埃洛迪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我无法同意您。”
“马克龙与德南民众的冲突揭示了他五年前胜利的原因。”英国BBC新闻网评论,马克龙坚信自己是法国的答案。他认为只要民众聆听,他们一定能认可自己的构想。“这种自信过去让人对他充满信任,如今却让选民产生怀疑。”德南镇插曲没有改变选举结果。今年4月,他以58.6%的得票率赢得第二轮选举,成为近20年来首个连任的法国总统。一些媒体观察到,马克龙的形象在执政五年间有了微妙转变。2017年,首次参选的马克龙被认为是“神奇小子”(Boy Wonder),他生机勃勃,誓言打破法国的僵化建制。五年之后,马克龙以“人民的领袖”口号参选,竭力打造更成熟、更干练的形象,希望消除五年前“初出茅庐的政治新人”面孔。法国媒体法兰西24新闻网评价,法国民众对马克龙的看法如今有巨大反差:“支持者认为他是大胆、能保护国家的征服者,反对者抨击他的傲慢,认为他毫不关心小人物,是富人的总统。”
神奇小子的浪漫叙事
39岁,入主爱丽舍宫时,马克龙的青春活力正是他吸引选民的关键。“神奇小子”,《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形容,2017年的马克龙“在过时的左右两派之间翱翔,他对抗欧洲民粹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最后堡垒”。他从未掩饰自己的野心。法国作家、政治顾问阿兰·曼克(Alain Minc)回忆,20年前初遇马克龙时,他还是年轻的财政部官员。“马克龙来拜访我,我问他的第一句话是:‘你觉得自己20年之后会在哪里?’马克龙说:‘我会成为总统。’他的回答让我震惊。”
无论是在事业还是在感情中,马克龙的身边人形容,他有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魅力。马克龙的传记作者、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记者安妮·富尔达(Anne Fulda)说,他知道该用生活中的哪些故事来塑造形象。马克龙出生在法国北部亚眠市,父亲是神经科医生。他的童年生活优渥,学习钢琴、滑雪度假。他从小就是天才,16岁时获得国家级法语演讲大奖,高中就读著名的亨利四世高中,之后进入巴黎政治学院等顶尖精英教育机构深造,毕业后到投资银行工作,走的一直是精英路线,英语同样流利。但他在自传中特别提到的是外祖母马内特(Manette),说教师出身的外祖母为自己打开了文化的大门。BBC记者露西·威廉姆森(Lucy Williamson)写道:“马内特教会他如何思考,还给了他一些别的、可以帮助他争取权力的东西——浪漫而动人的叙事。马内特的母亲是文盲。文盲的后代进入爱丽舍宫,远比神经科医生的儿子上私立学校,从投资银行出发竞选公职的故事,要浪漫得多。”
▲2018年,马克龙与妻子访问美国,出席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纪念仪式。
更浪漫的是他的爱情故事。马克龙的妻子布里吉特比他大24岁。两人相遇时马克龙16岁,布里吉特是他的戏剧老师,已婚还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只比马克龙小5岁。当两人的禁忌恋情被发现时,马克龙的父母将他送到巴黎,希望能进一步拉开两人之间本就难以跨越的鸿沟。离开布里吉特时,马克龙“发誓要娶她”。布里吉特对法国媒体说,他们“一直给对方打电话,每次都聊几个小时”:“他用惊人的方式,用耐心一点点击败了所有阻力。”两人于2007年结婚,但直到马克龙竞选总统时才公开这段爱情故事。“马克龙想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如果他能在一个小镇上俘获比他大24岁的女人,不顾偏见,不顾世俗眼光与嘲讽,他也能以同样的方式征服法国。”马克龙的传记作者富尔达说。
布里吉特最终成为马克龙个人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他突破陈腐建制的表现之一。2017年马克龙吸引了许多女性选民,因为“他的婚姻打破常规”。法国政坛的领导人常结交年轻女朋友,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曾出轨比自己小18岁的演员,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情妇年龄是他的一半。马克龙因此被视作“女性主义者、(只喜欢年轻女性的)特朗普的反面”。布里吉特出身巧克力制造商世家,精通拉丁语,品味优雅,对媒体自有魅力。被问及婚姻生活时回答幽默:“对,我们一起吃早餐,我带着我的皱纹,他带着他的青春。”“我不觉得自己是第一夫人,我不是第一名,不是最后一名,不是谁的夫人,我就是布里吉特。”2022年,布里吉特在法国《Elle》杂志的采访中坦言做第一夫人很累,因为“我喜欢聊天,经常要注意是否说错话”。“我最喜欢戴上耳机和帽子出门散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评价,布里吉特中和了精英阶层与普通人的气质,这让她成为“可能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法国第一夫人”。法国时政周刊《巴黎竞赛画报》(Paris Match)的调查显示,67%的法国人认为布里吉特是法国最好的第一夫人,她独立、有个性却没有政治野心,她让马克龙看起来更不凡,却又有普通人都能共鸣的瞬间。
▲马克龙的妻子布里吉特参加G7峰会。
和妻子一起,马克龙塑造了一种精英形象。与强调“绝不提及品牌”的对手勒庞不同,马克龙与布里吉特每次亮相都穿着象征法国顶级时装文化的高级品牌。还有名为“布里吉特风格”(@thebrigittestyle)的社交媒体记录布里吉特的衣着搭配。勒庞批评马克龙的“品牌属性”,他的支持者却认为这是法国总统宣传国家文化的最佳举动。马克龙连任后《纽约时报》评论,他的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胜利,也是法国高级时装界的胜利。马克龙夫妇每次亮相时精心搭配的法国高级时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是法国向大企业与自由市场发出的信号”。
爱丽舍宫神话能否延续
执政五年间,马克龙有了鱼尾纹。法国媒体注意到,他在许多照片中皱着眉头,也不要求官方摄影师修饰鬓角的白发。他的第一任期波折重重。“没有经验的政治新人”曾是他的卖点,如今成了他在第一任期中竭力克服的弱点。“黄马甲”运动爆发,经济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上任后的马克龙被一些人批为固执、只按自己的想法前进。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引述法国驻美国华盛顿特区大使热拉尔·阿罗(Gerard Araud)对马克龙的评价:“他是孤独的,他独自决定一切。”他身边的人回忆,马克龙经常忽视顾问的意见,撕掉他们的演讲稿,一名副手透露:“当人们没有完全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做事时,他会抱怨还不如自己来完成。他会无情地抛弃那些对他不再有用的人。”2007年至2012年担任总统的萨科齐被认为是喜欢浮夸炫耀的“闪光总统”,奥朗德因此打造自己低调务实的形象,但最终因犹豫不决、无法推动国家前进被批为平庸。
▲马克龙在俄罗斯世界杯上。
到了马克龙,《经济学人》将他比作丘比特,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角色有让人产生爱情与憎恶的法力,他看似平易近人,实则掌握了无上权力并急于向外界展示。他希望尽快消除自己“政治新星”的面貌。“马克龙喜欢将自己描绘成超越自己这代人的‘不同步的人’。他聪明,藐视传统,早熟,而且拒绝被认为自己还不够成熟。”马克龙接受的古典戏剧教育推动了他发展政治形象,“一切都是舞台”。当他的顾问反复建议他穿上靴子到乡下泥地里走走时,他从未采纳他们的建议。他总是穿着一丝不苟的西装,因为“对法国人来说,西装就是总统:正式、与众不同、高高在上、独当一面”。
两场危机帮助马克龙提振口碑。新冠大流行与俄乌冲突让他同时积累了好评与骂名。马克龙在疫苗接种议题上态度强硬,向反疫苗声音“宣战”,强力推动“疫苗通行证”。支持者认为这是有力有效的政策,批评者说这是罔顾民意。今年1月,法国正式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马克龙在欧洲议会的讲话中提出“复兴、强大、归属感”三个关键词,许多媒体认为这是在表现法国希望领导欧洲的雄心。俄乌冲突爆发后,马克龙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会晤。对手勒庞批评他不关心法国普通民众和高涨的物价,只关心利用国际冲突增加政治资本。马克龙的官方摄影师每周都在网站上更新他的照片,在精心修饰的图片中,马克龙时而与民众牵手,又或是在文件堆与会议中眉头紧锁,对着电话握拳深思,在巨大的古典油画前走过,显得气度不凡。今年4月,他靠在沙发上,解开衬衫扣子露出胸口毛发的照片在网络走红。“他急于表现得像个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普通人。”英国《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写道。“他希望靠照片消除人们对他冷漠、为富人服务的看法,或者让自己看起来很酷、很放松,好吸引年轻选民。”
▲马克龙与普京观看俄罗斯世界杯。
马克龙曾经的撰稿人西尔万·福特(Sylvain Fort)认为,马克龙如今“有王者风范,又像个普通人”的形象源于法国民众的复杂要求:“最大的矛盾是,法国人希望有一个能说会道、举止得体、知道如何对英女王行礼,有文学修养的总统;但同时,他们还希望总统知道如何在花园架起烧烤架。”能平衡这种形象的总统很少:“戴高乐风度翩翩,还自己支付爱丽舍宫的电费。希拉克喜欢平价啤酒和风干腊肠。只有贵族风度的政治家往往赢不了第二个任期。”
赢得选举后第三天,马克龙在巴黎郊区的市场被一名男子扔番茄抗议。勒庞在今年的选举中比2017年吸引了更多选票,其中不少是年轻选民。马克龙的胜利之下,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经济疲软、物价飞涨、极左与极右翼势力崛起等问题暗流涌动。“一场胜利之后,马克龙又被这袋番茄拉回了法国因经济与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带来的粗暴现实中。”《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评论。也有一些媒体认为,马克龙依然能靠魅力在未来风暴中屹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写道:“曾有人问英国首相丘吉尔,他是否认为法国总统戴高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很自私,他很傲慢,他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丘吉尔说,’你说得对,戴高乐是伟大的人。’这句话在马克龙这里,也许同样成立。”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林湃
编辑—Y
图片—Getty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