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观点|周轶君:马克龙的第二滴眼泪

观点|周轶君:马克龙的第二滴眼泪

摘要: 他的意图决定了结果

iWeekly

“Kitsch(媚俗)引起前后相连的两滴眼泪。第一滴眼泪说: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多么好啊!第二滴眼泪说:与全人类一道,被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的情景所感动,多么好啊!正是第二滴眼泪使媚俗成为媚俗。” 两滴眼泪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二滴眼泪”最为关注的,不是引起感动的原因或感动自己的对象,而是被自己的感动而感动流下的眼泪,变成一种刻意的追求,仿佛面对镜子所摆出的姿态。

昆德拉笔下的“第二滴眼泪”现象,也被称作“对镜自照式”的情感姿态,用来解释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一系列惹上群嘲的写真照再恰当不过。这套爱丽舍宫官方摄影师拍下的照片中,马克龙在与普京为乌克兰局势对话之后,表现出沮丧、悲伤,为世界和平心力交瘁。但细心的网友发现,这组工作照不是即时抓拍,而是从领带到手表,从表情到姿势,都有深刻的摆拍痕迹——“快门声几乎就在耳边响起”。更多戏谑说法为“肾宝广告”“马应龙广告”“可惜今年奥斯卡提名已经过了”“为什么马克龙看起来像是被延长汽车保修骗局骗了”……

社交媒体放大领导人的魅力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大部分是“好看”“时尚”“亲民”(也要小心过线)之类,像“痛苦”这类题材,马克龙还真是一出手就碰了红线。那样的题材,如果要达到纪实效果,只能是长焦距或广角的远距离拍摄,稍一上特写,加咒语般的完美灯光,就是“为感动而感动”的“第二滴眼泪”无疑。可以想见,法国总统最初的、真实的沮丧,悲伤,心力交瘁(“第一滴眼泪”)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摄影师喊道:再来一遍,这里,就坐在这里!手捂着面孔,别动!

昆德拉的作品大多以法语写作,想必马克龙也不陌生。昆德拉在另一部作品《不朽》中说,感情一旦上升为一种价值观,那么每一个人就希望去感受,因为我们都为自己的价值观感到骄傲,所以我们都会有一种炫耀自己感情的倾向。马克龙的这组图片秀痛苦,无论是为了斡旋乌克兰无果而推卸责任,还是炫耀自己作为一个欧洲人的同情,都与乌克兰受苦受难的民众毫无关系,而仅仅与借机塑造自己的领导人形象有关。意图,决定了结果。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