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时代周刊》(美)
年度儿童:11岁的善意大使
“如果你看到问题存在,就解决它。”11岁的奥赖恩·琼(Orion Jean)视自己为善意大使,只要他觉得有人需要帮助,他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无论是为缺少食物的家庭募集和捐赠10万份餐食,还是为没有书的孩子筹措50万册书籍,在当下充满了孤立与分裂的美国,他看到的是可能性,如果更多社区团结起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世界可以变得更好。也因此,琼从上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周刊》2021年度儿童。一直积极参与人道主义事业的知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表达了对孩子的欣赏,她说很多人都会忘记如何简单清楚地说明重要的事,但琼让人想起这个重点。琼用演讲比赛的奖金发起了“善良倡议”——“奔赴善意(the race to kindness)”,它不仅仅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系列活动,更是一场呼唤行动的倡议。让认为善良是一种选择,你无法强迫别人做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善良并期待以此激励他人。
《经济学人》(美)
普京可能搞砸了
就在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已撤军之后,一张卫星照片很快就打了普京的脸,照片显示虽然有部分队伍确实在移动,但有更多队伍似乎准备作战。刚刚松了一口气的西方安全官员们纷纷指责普京撒谎,再次对俄罗斯提出警告。但即便撤军属实,危机也还远没有结束,无论战争是否会发生,普京的一系列举动都已经为俄罗斯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从表面上看,在未发一枪的情况下,普京先生已然成为全球焦点,再次证明了俄罗斯的重要地位。乌克兰的稳定局势被破坏,普京让所有人意识到乌克兰的未来与他有关。北约也可能了为了避免战争而对他让步。至于俄罗斯国内,他再次展示了强悍的领导力,转移了人们对于经济困境和压制反对派的质疑。但长远来看,普京此举给予了西方和北约制裁俄罗斯的借口,而乌克兰更得到了西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军事支持,俄罗斯的经济未来更堪忧。
《纽约杂志》(美)
AOC成长之路
提起AOC(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特兹),即便是不喜欢她的人也会称赞一句“一代天才”,嘲讽味十足,只是想说明她骨子里就有着成功的基因。放马后炮容易,但时间倒回5年前,恐怕没人能预见她的崛起,就连她自己也说“像我这样的女人本不该参加竞选”。在成为民主党的新门面之前,她还只是一个穷困的酒保,但在打败对手克劳里之后,她已然开创美国政坛的新局面。AOC让人想起奥巴马,同样是曾被称为“天才”的破局者,但奥巴马至少拥有亮眼的法学院简历,获得民主党精英的青睐不难,但AOC又有什么呢?AOC作为一个拉丁裔的工薪阶层,与国会的同僚之间有着天然的壁垒,她代表着新一代的崛起,凭借着在社交媒体上强大的影响力,她将千禧一代和年轻人带入战局。抛开AOC的个人魅力和沟通技巧,或许人们最喜欢她的部分就在于她的“平凡”,和政客老狐狸们故作平易近人的姿态不同,她有趣但也脆弱,就像一个邻居、朋友,一个真正可能出现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
《哈泼斯杂志》(美)
新持枪极端主义
2020年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因疫情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同一时间,得克萨斯州的枪支店老板卡吉尔惊讶地发现,美国人在抢购厕纸的同时把枪也买空了。随后的几周乃至几个月间,购枪人数以惊人的速度持续上升。这对这个国家而言并不是新鲜事,美国人喜欢通过购买武器来消解自己对于国家每况愈下的恐惧。2020年全美枪支销量近2300万,比2019年高出900万,其中40%是首次购枪者,女性购枪者也达到40%。2019年得州推出新法案,允许人们无证携带枪支,卡吉尔支持新法案,但同时也充满了担忧,他担心得州人并不真的理解新法,包括新法与现行法规的关系,而这可能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举例来说,因为疫情限制酒吧开业,不少酒吧将自己重新定义为餐馆,而根据法律,携枪禁止进入酒吧,但可进入餐馆,可以预想,酒精与枪支将带来多么可怕的场面。当购枪变得越发容易,和平的人们为了守护自己,也开始选择枪支来自保。
《新国际主义者》(英)
罗姆人的命也很重要
2021年6月19日,一个名叫斯坦尼斯拉夫·托马什(Stanislav Tomáš)的罗姆人在捷克身亡。在路人拍摄的视频中,几名警官将他压制在地上,其中一名的膝盖抵住他的颈部,尽管他痛苦地哀嚎,警方不为所动,依旧试图为他带上手铐,5分钟后,他永远地沉默了。而就在托马什身亡的六天前,“弗洛伊德事件”中的白人警官在美国被宣判有罪入狱,获刑22年半。两起事件是如此相似,而又不同,弗洛伊德的死引发了轰轰烈烈的黑人人权运动,而罗姆人托马什的故事则很快被人遗忘了。罗姆人,或人们常称“吉普赛人”,是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但他们长期被政府、执法机构乃至整个欧洲社会所忽视。媒体、企业、政府尽可以大肆吹嘘自己有多拥护多样性,但具体到罗姆人身上,他们仍然是不被接受的一群人。与官方对托马什和罗姆人进行诋毁形成对比的,是罗姆人社区越发响亮的呼声,要求结构性的变革。
《周末画报》(中)
18岁的巅峰状态
谷爱凌一鸣惊人之后
谷爱凌红出天际。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惊人一跳之后,这个18岁的选手牢牢霸占社交媒体话题头条。“别人家的孩子”、“出生在罗马”、女性力量、精英教育、身份政治、明星运动员的光环与重压,她的身上有太多让公众紧抓不放的标签。在互联网疯狂的“造神”行为下,谷爱凌接下来的人生,是否能像比赛中那样做出更多精彩的极限动作,最终稳稳地降落在地面?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