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观点|周轶君:在地性

观点|周轶君:在地性

摘要: 媒体唯一不变的价值是追求真相

iWeekly

喀布尔唯一一所提供新冠治疗的医院,到了晚上才能开暖气,尽管白天的气温已经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原因是缺少燃料。病人只能在毯子底下打哆嗦。“实际上什么都缺,缺氧气,缺药品。” 医生穆罕默德·利瓦对半岛电视台记者说。今年1月30日至2月5日间,在阿富汗抽取的新冠测试样本中,近一半呈阳性。

如果没有这样“在地”的报道,想到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可能我们还在讨论妇女戴不戴头巾的问题。女性权益固然重要,而具体到新冠,具体到寒冷的冬日,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塔利班上台以来,原本靠外资输血的国家断了补给。


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价值是追求真相。欲求真,就必须“在地”,必须去到那里。固然在当地未必能看到所有,不在当地、不见到当事人,则永远摸不到关键。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时事评论讲讲历史,跟着普京的思路讲讲乌克兰“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国家”。到了边境城市顿巴斯,见到裹着裘皮大衣的俄罗斯裔,听他们说说每天收听的广播信号来自俄罗斯,各种补助也是莫斯科发来的,就知道今天的“历史”也在不断刷新版本。然而,当我看到纪录片《The Earth is Blue as an Orange》时,在顿巴斯听到的三言两语就又显得皮毛。这部片子由居住在乌克兰边境的两名电影人拍摄,全是她们的生活日常,坦克如何在家门口巡视,孩子们如何在学校接受逃生演习,还有身处其中的恐惧与希望。无比细腻,无比真切。毕竟我只是一个去过当地几天的记者,而纪录片拍摄者是沉浸其中的当事人。两者的“在地性”云泥之别,对真相的描述准确度自然差距很大。

在地性,于徐州铁链锁女子生八孩事件,仍至关重要。曾经的调查记者,出发前并无线索,但去到当地一步步打听,甚至在“门后的墙上”看到一个名字和电话号码,由此找到核心当事人。这都是老记者的功夫。这个时代,网络有网络的技术,在地有在地的办法,都是蛰伏的良知与力量在接力。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